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2017

1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节能设计标准,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特殊行业和有特殊要求的厂房或部位的节能设计,应按其专项节能设计标准执行。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本标准针对工业建筑中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空调与给排水、电气、能量回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专业提出通用性的节能设计要求,规定相应的节能措施,指导工业建筑节能设计。

1.0.4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 语

2 术 语

2.0.1 工业建筑 industrial building

    由生产厂房和生产辅助用房组成,其中生产辅助用房包括仓库及公用辅助用房等。

2.0.2 工业建筑能耗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工业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各类能源的总量。包括为保证工业建筑中生产、人员所需的室内环境要求,及其为满足向室外大气排放标准所产生的各种能源耗量,还包括建筑供水系统及其水处理所产生的各种能源耗量等。
▼ 展开条文说明

2.0.3 工业建筑节能 industr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在工业建筑规划、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零能耗或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
▼ 展开条文说明

2.0.4 余热强度 intensity of waste heat

    室内人员、照明以及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并放散到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热量,以建筑单位体积热量计算(W/m3)。
▼ 展开条文说明

2.0.5 总窗墙面积比 total window to wall ratio

    建筑物各立面透光部分和非透光外门窗的洞口总面积之和,与各立面总面积之和的比值。

2.0.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ff

    当工业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或计算条件时,而进行的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或室内环境要求的计算。

2.0.7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进行一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2.0.8 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 system 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在名义工况下,以电为能源的空调冷源系统(包括制冷机、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或风冷式的风机)的额定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3基本规定

3.1 节能设计分类与基本原则

3.1 节能设计分类与基本原则

3.1.1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应按表3.1.1进行分类设计。

表3.1.1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分类

▼ 展开条文说明
 

3.1.2 工业建筑所在地的热工设计分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有关规定。

3.1.3 工业建筑所在地的光气候分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有关规定。

3.1.4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和计算原则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3.2 节能设计环境计算参数

3.2 节能设计环境计算参数

3.2.1 工业建筑中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可按表3.2.1进行分类。

表3.2.1 工业建筑中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注:劳动强度指数(n)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的有关规定。

3.2.2 冬季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温度应按表3.2.2确定。

表3.2.2 冬季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温度

▼ 展开条文说明

3.2.3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节能设计计算参数应按表3.2.3确定。

表3.2.3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 展开条文说明

4建筑与建筑热工

4.1 总图与建筑设计

4.1 总图与建筑设计

4.1.1 厂区选址应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 展开条文说明

4.1.2 建筑总图设计应避免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相邻建筑散发而造成能耗增加,应采取控制建筑间距、选择最佳朝向、确定建筑密度和绿化构成等措施。
▼ 展开条文说明

4.1.3 建筑总图设计应合理确定能源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能源供应输送距离。冷热源机房宜位于或靠近冷热负荷中心位置集中设置。

4.1.4 厂区总图设计和建筑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条件,合理利用当地主导风向。
▼ 展开条文说明

4.1.5 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应区分不同生产区域。对于大量散热的热源,宜放在生产厂房的外部并与生产辅助用房保持距离;对于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宜采取隔热措施,并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 展开条文说明

4.1.6 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与遮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措施,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系统的能耗。
▼ 展开条文说明

4.1.7 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行业特征和特殊性,统筹兼顾,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1.8 有余热条件的厂区应充分考虑实现能量就地回收与再利用的设施。
▼ 展开条文说明

4.1.9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工业厂区水、植被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绿化和铺装形式,营建有利的区域生态条件。
▼ 展开条文说明

4.1.10 严寒和寒冷地区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严寒和寒冷地区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4.1.11 一类工业建筑总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50,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进行权衡判断。
▼ 展开条文说明

4.1.12 一类工业建筑屋顶透光部分的面积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不应大于0.15,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进行权衡判断。
▼ 展开条文说明


4.2 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4.2 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4.2.1 工业建筑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消除工业建筑余热、余湿。
▼ 展开条文说明

4.2.2 对于二类工业建筑,宜采用单跨结构。
▼ 展开条文说明

4.2.3 在多跨工业建筑中,宜将冷热跨间隔布置,宜避免热跨相邻。

4.2.4 在利用自然通风时,应避免自然进风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或无组织排放造成室外环境的污染。
▼ 展开条文说明

4.2.5 在利用外窗作为自然通风的进、排风口时,进、排风面积宜相近;当受到工业辅助用房或工艺条件限制,进风口或排风口面积无法保证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进行补充。
▼ 展开条文说明

4.2.6 当外墙进风面积不能保证自然通风要求时,可采用在地面设置地下风道作为进风口的方式;对于年温差大、地层温度较低的地区,宜利用地道作为进风冷却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4.2.7 热压自然通风设计时,应使进、排风口高度差满足热压自然通风的需求。
▼ 展开条文说明

4.2.8 当热源靠近厂房的一侧外墙布置,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地点时,该侧外墙的进风口宜布置在热源的间断处。
▼ 展开条文说明

4.2.9 以风压自然通风为主的工业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且不宜小于45°。
▼ 展开条文说明

4.2.10 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易于开关和维修的进、排风口或窗扇。不便于人员开关或需要经常调节的进、排风口或窗扇,应设置机械开关或调节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4.2.11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大跨度或大进深的厂房采光设计时,宜采用顶部天窗采光或导光管采光系统等采光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4.2.12 在大型厂房方案设计阶段,宜进行采光模拟分析计算和采光的节能量核算。可节省的照明用电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Ue——单位面积上可节省的年照明用电量[(kW·h)/(m2·a)];

          We——可节省的年照明用电量[(kW·h)/a];

          A——照明的总面积(m2);

          Pn——房间或区域的照明安装总功率(W);

          tD——全部利用天然采光的时数(h);

          FD——全部利用天然采光时的采光依附系数,取1;

          t′D——部分利用天然采光的时数(h);

          F′D——部分利用天然采光时的采光依附系数,在临界照度与设计照度之间的时段取0.5。
▼ 展开条文说明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

 本标准用词说明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


本文链接:/guifan/2999.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