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
Cast iron pipes, fittings and accessories with flexible joint sewerage for drainage
GB/T 12772-2016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5日
实施日期:2017年03月01日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 言
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2772-2008《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与GB/T 12772-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及专利使用权的说明;
——适用范围注明了排放建筑物废水、污水为重力流,增加了排放工业废水内容(见第1章);
——增加了同层排水和特殊单立管排水管件及旋流管件相关术语及技术要求;
——增加接口耐压性能和管道抗震性能及试验方法(6.3.2、7.3.2和附录E);
——增加了术语和管件分类的部分内容(见第3章、第4章);
——改变了部分管件的尺寸,完善、统一了B型管件尺寸、重量;
——在铸铁质量要求中增加了用于生产W1型直管及用于雨水管道的A型B级直管及管件的铸铁牌号要求(见6.1和2008年版6.1);
——增口了型式检验的规定(见8.1);
——提高了水压试验指标,试水压力由0.3MPa提高至0.35MPa(见7.3.1,2008年版7.1.3.1);
——删除了附录A;将A型、W型、W1型、同层排水、B型等管件图列入附录A;
——用W型不锈钢卡箍加强箍替代W加强型不锈钢卡箍的并修改了尺寸允许偏差(见附录C和2008年版附录D);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附录E“接口耐压性能和管道抗震性能及试验方法”;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附录F“埋敷介质与防护方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0 6594:2006《铸铁排水管及管件 插口系列》编制,与IS0 6594:200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柔星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市新光铸造有限公司、天津市凯诺实业有限公司、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高碑店联通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禹州市毛吕铸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雪樵、吴克建、张江国、李长庆、张宝成、郭继伟、刘玉林、罗江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2772-1991、GB/T 12772-1999、GB/T 12772-2008。
引 言
1.本文件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本文件5.2.2.1、5.2.2.2、5.2.2.3、5.2.2.4中GB型加强型旋流器及旋流管件内容,涉及GY型加强型旋流器、侧旋式管件及排水系统、切入式管件及排水系统和侧旋切入式管件及排水系统相关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四项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任何人合理无歧视许可授权使用该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河北省徐水县安肃镇华龙路368号 邮编:072550
2.本文件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本文件5.2.2.1、5.2.2.3、5.2.2.4中立管检查口内容,涉及一种排水管道检查口相关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项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任何人合理无歧视许可授权使用该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禹州市新光铸造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西王庄 邮编:461690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直管、管件及附件(以下简称排水铸铁管)的分类、尺寸、形状、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质量证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排放重力流废水、污水,排放雨水和通气用排水铸铁管道,适用于排放对铸铁管无腐蚀性的工业废水排水铸铁管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169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6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火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603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硬度的测定(10~100 IRHD)
GB/T 7759.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
GB/T 7759.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第2部分:在低温条件下
GB/T 776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龟裂 静态拉伸试验
GB/T 9439-2010 灰铸铁件
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4203 钢铁及合金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 18593-2010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管 pipe
内孔均匀、轴线成直线的铸件,通常端部平齐或承接。
3.2 管件 fitting
连接管道或使管道偏转、改变方向或口径的铸件。
3.3 附件 accessory
在管道中除直管和管件外的所有配件。如法兰压盖、卡箍、橡胶密封件、螺栓、螺母等。
3.4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 flexible joint cast iron pipe
以能适应轴向和横向变形的柔性接口相连接的排水铸铁管及配套管件、附件的统称,其连接可分为卡箍式和机械式两种。
3.5 卡箍 coupling
用于平口铸铁管(或管件)的接口连接,由不锈钢加工成型的圆环状连接件,内置橡胶密封套。操作卡箍上的螺栓可进行紧固或拆卸。
3.6 橡胶密封套 rubber sealing gasket
用于连接和密封的橡胶套筒,置于卡箍内,套在两根需要连接的平口铸铁管(或管件)的相邻管端上。
3.7 卡箍式柔性接口 coupling flexible joint
直管和管件端口均为平口。连接时,将两相邻管端外壁安装上内置橡胶密封套的不锈钢卡箍,用紧固卡箍上的螺栓来箍紧两管端,同时挤压橡胶密封套以达到连接和密封的要求,且能适应轴向与横向变形的接口。
3.8 法兰压盖 flange gland
密封圈的专用组件,按管径大小不同,法兰压盖有二耳、三耳、四耳、六耳、八耳。
3.9 橡胶密封圈 rubber sealing circle
安装在机械式柔性接口上起连接和止水密封作用的橡胶圈。
3.10 机械式柔性接口 mechanism flexible joint
将直管或管件的插口置入与之相连接的带法兰盘的承口内,用螺栓紧固承口法兰和安装在插口处的法兰压盖,挤压安装在两者中间的橡胶密封圈,以达到连接和密封的要求,且能适应轴向与横向变形的接口。
3.11 直管弯曲度 straightness of pipe
直管每米长度内管轴线的最大偏移量,以mm/m计。
3.12 同层排水系统 same-floor drainage system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和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结构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统。
3.13 排水汇集器 drain collector
当同层排水系统采用地面敷设方式时,设置在结构楼板中或楼板上用于汇集器具排水管,集中接至排水立管的专用排水管件。
3.14 加强型旋流器 strengthening cyclone fitting
建筑排水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中,用于连接排水立管与横支管的特殊管件,该管件(即加强型旋流器)具有扩容段,其内置导流叶片。横支管的水流切向流入扩容段,形成附壁螺旋流,减缓水流速度,降低管道内压力波动的特殊管件。
3.15 旋流管件 cyclone fitting
建筑排水系统中,用于连接排水立管与横支管的特殊管件,横支管水流经该管件,切向流入立管,形成附壁螺旋流,消除了“水舌”现象,改善了系统通气性能,降低管道内压力波动的特殊管件。
3.16 大半径变截面异径弯头 reducing tapered bend with large radius of curvature
曲率半径为2倍~4倍立管管径的90°弯头,弯头过水断面从圆形变化为蛋形或椭圆形,再回复至圆形。出水口口径比进水口口径大1级~3级,用于连接排水立管与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具有改善横干管水力工况、降低排水管道内压力波动的特殊管件。
4 分类
4.1 按接口型式分类
铸铁管按接口型式分为机械式柔性接口(如A型:图1;B型:图3)和卡箍式柔性接口(如W型、W1型:图2)两大类。
4.2 直管按结构型式分类
铸铁管按直管的结构型式分为承插口直管(如A型:图4)和无承口直管(如W型、W1型:图5)两种。
4.3 管件按接口构造型式分类
4.3.1 承插口管件(如A型:见附录A中图A.1~图A.30)。
4.3.2 无承口管件(如W型:图A.31~图A.53;W1型:图A.54~图A.80)。
4.3.3 全承口管件(如B型:图A.89~图A.121)。
4.4 管件按用途分类
4.4.1 普通管件(如A型:图A.1~图A.19;W型:图A.31~图A.47;W1型:图A.54~图A.75;B型:图A.89~图A.109)。
4.4.2 同层排水管件(如排水汇集器等:图A.81~图A.88)。
4.4.3 特殊单立管排水管件(如加强型旋流器A型:图A.25~图A.29;W型:图A.48~图A.52;B型:图A.115~图A.120)。
4.4.4 旋流管件(如A型:图A.20~图A.24;W1型:图A.76~图A.80;B型:图A.110~图A.114)。
4.4.5 大半径变截面异径弯头(如A型:图A.30;W型:图A.53;B型:图A.121)。
说明:
1——紧固螺栓;
2——法兰压盖;
3——橡胶密封圈;
4——插口端;
5——承口端。
注:承口端管盘上及法兰压盖均分为三耳、四耳、六耳、八耳。
图1 A型机械式柔性接口图
说明:
1——管件;
2——橡胶密封套;
3——不锈钢卡箍;
4——直管。
图2 W、W1型卡箍式柔性接口图
说明:
1——B型管件;
2——插口端;
3——橡胶密封圈;
4——法兰压盖;
5——紧固螺栓。
注:管件管盘上及法兰压盖均分为二耳、三耳、四耳、六耳、八耳。
图3 B型机械式柔性接口图
5 尺寸、形状、重量及允许偏差
5.1 接口形状及尺寸
5.1.1 接口形状及直管尺寸
5.1.1.1 A型接口及A型直管规格尺寸应符合图4、表1和表2的规定,B型接口的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7和表6的规定,其法兰压盖和橡胶密封圈的尺寸和性能要求分别见附录B和附录D。GB型加强型旋流器的内部结构应符合图8的规定,其接口型式可为W型、A型、B型。
图4 A型接口型式及直管图
表1 A型接口规格尺寸
表2 A型直管、管件壁厚及直管长度、重量
5.1.1.2 W型直管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5、表3的规定。 W型卡箍和橡胶密封套的尺寸和性能要求分别见附录C和附录D。
5.1.1.3 W1型直管的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5、表4的规定。 W1型卡箍和橡胶密封套的尺寸和性能要求分别见附录C和附录D。
图5 W型、W1型直管图
表3 W型直管规格、外径、壁厚及重量
表4 W1型规格、外径、壁厚及直管重量
5.1.1.4 W型管件端部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6和表5的规定,也可根据需要不设端部凸缘部分。
单位为毫米
图6 W型管件端部图
表5 W型管件壁厚、外径和端部尺寸 单位为毫米
表5(续) 单位为毫米
图7 B(含BⅠ、BⅡ)型管件承口型式图
表6 B型管件承口尺寸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立管接口;
2——扩容段;
3——锥体段;
4——导流叶片;
5——横支管接口。
注:GB型加强型旋流器直通只有下导流叶片(包括A型、B型、W型接口)。
图8 GB型加强型旋流器结构图
5.1.2 管件名称、规格范围与图号索引
5.1.2.1 A型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应符合表8的规定。
5.1.2.2 W型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应符合表9的规定。
5.1.2.3 W1型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应符合表10的规定。
5.1.2.4 同层排水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应符合表11的规定。
5.1.2.5 B型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应符合表12的规定。
5.2 壁厚、长度、外径和重量
5.2.1 壁厚
5.2.1.1 A型直管的壁厚、长度、外径和重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A型管件的壁厚、外径与直管相同。
5.2.1.2 W型直管的壁厚、长度、外径和重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W型管件的壁厚、外径应符合表5的规定。
5.2.1.3 W1型直管和管件的壁厚、外径及直管的长度和重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5.2.1.4 B型管件的壁厚、外径应符合图7和表6的规定。
5.2.2 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
5.2.2.1 A型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图A.1~图A.30及表A.1~表A.30的规定。管件承口各部位未注明的尺寸应符合图4和表1的规定。
5.2.2.2 W型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图A.31~图A.53及表A.31~表A.53的规定。管件端口各部位未注明的尺寸应符合图6和表5的规定。
5.2.2.3 W1型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图A.54~图A.80及表A.54~表A.80的规定。
5.2.2.4 B型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图A.89~图A.121及表A.89~表A.121的规定。管件承口各部位未注明的尺寸应符合图7和表6的规定。
5.2.2.5 同层排水管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应符合图A.81~图A.88和表A.81~表A.88及表16的规定。
5.2.3 自由长度
为便于安装,W型、W1型直管及管件的端部应具有自由长度,其尺寸应符合图9和表7的规定。
图9 W型、W1型管端自由长度
表7 W型、W1型管端自由长度尺寸 单位为毫米
表8 A型接口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
表8(续)
表9 W型接口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
表9(续)
表10 W1型接口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
表10(续)
表11 同层排水管件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
表12 B型接口管件的名称、规格范围、图号索引
表12(续)
5.3 外形允许偏差
5.3.1 直管弯曲度,公称直径大于DN100时,应不大于1.5mm/m;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100时,应不大于2mm/m。
5.3.2 直管及管件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200时,最大偏差为3°;公称直径大于DN200时,最大偏差为2°。
5.3.3 管件两轴线角度允许偏差为±1°30′。
5.3.4 表中未列的不同长度的直管及其他类型、规格和尺寸的管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但其接口部位尺寸应和本标准一致;壁厚不应小于本标准同型直管、管件的规定,同时管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13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值。
表13 管件最小弯曲半径 单位为毫米
5.4 尺寸允许偏差
5.4.1 外径、承口内径和承口深度偏差
5.4.1.1 A型、W型直管和管件的外径允许偏差,A型、B型承口内径和承口深度允许偏差及插口圆度应符合表14的规定。
5.4.1.2 W1型直管和管件的外径偏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
5.4.2 壁厚偏差
5.4.2.1 A型、W型直管的壁厚偏差应符合表14的规定。 A型B级直管、管件壁厚均不得采用负偏差。GB型加强旋流器导流叶片厚度不得采用负偏差。
5.4.2.2 同层排水管件外径、壁厚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4 A型、W型直管及管件和B型管件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表15 W1型直管及管件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表16 同层排水管件外径、壁厚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5.4.3 长度偏差
直管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管件各分支方向长度偏差均为±5mm。
5.4.4 承口管盘偏差
承口管盘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各螺栓孔中心应和管轴中心相对应。螺栓孔的中心圆直径允许偏差为±1.0mm。相邻螺栓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
5.5 重量及允许偏差
5.5.1 直管及管件重量为理论重量。
5.5.2 直管和管件重量允许负偏差为﹣15%。正偏差不规定,但应符合本标准其他各项规定(如尺寸、偏差等)的要求。
1'>《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 12772-2016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埋敷介质与防护方法
F.1 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埋敷应用时的埋敷介质条件与包覆防护方法。
F.2 介质条件
下列任一情况下,需要对埋敷使用的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进行包覆防护。
——埋敷在水位线以上时,所接触介质(土壤等)电阻率低于1500Ωcm;
——埋敷在水位线以下时,所接触介质(土壤等)电阻率低于2500Ωcm;
——所接触介质(土壤等)pH值小于6;
——所接触介质(土壤等)受到废弃物、有机物、工业废水污染。
F.3 防护方法
F.3.1 包覆用材料
对埋敷使用的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进行包覆防护时,采用材料应符合表F.1的规定。
表F.1 埋敷用防护材料
F.3.2 包覆防护方法(参见图F.1)
F.3.2.1 将聚乙烯薄膜整齐的包裹在铸铁管、管件及附件上,并为承口、插口、法兰、卡箍、管件部位留出余量,以便于薄膜绷紧受拉延伸不致薄膜破损。搭接部位和端部使用胶带、塑料绳或其他材料连接牢固。
F.3.2.2 聚乙烯薄膜用于隔离铸铁管与埋敷接触介质相接触,当埋敷于水位线以上使用时,不要求严格水密。
F.3.2.3 在水位线以下或者在潮汐影响区域,将搭接处对齐、翻折两次,用胶带紧固进行彻底的密封,并以不大于0.6m间距沿管身圆周进行捆扎。用胶带粘接修补聚乙烯薄膜材料上的裂口等损伤处。
F.3.2.4 包覆应延长超出包覆防护区域0.9m以上。
F.3.2.5 回填施工应谨慎小心,以防对聚乙烯薄膜造成损伤。回填材料不能含有炉渣、垃圾、冻土、卵石、岩石、石块、瓦砾等可能对聚乙烯造成损伤的其他材料。
说明:
1——胶带;
2——聚乙烯薄膜;
3——管件。
图F.1 包覆防护示意图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3136.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