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342-2012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Glass and metal guardrail for building

(JIS A 6601-2004,NEQ)

JG/T 342-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8 1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JIS A 6601-2004《住宅阳台和栏杆用金属组件》,与JIS A 6601-200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台州市希尔登楼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杰堂、杜万明、尚景朕、林岚岚、王洪涛、杜继予、杨仕超、石民祥、陆津龙、黄怀、何瑄、潘永军。

1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金属栏杆和金属或玻璃材料栏板所组成的民用建筑防护用护栏。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金属栏杆结构的护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ISO 630:1995,NEQ)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 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GB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 5237.3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GB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eqv,ISO 2409:1992)

GB/T 11379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铬电镀层(GB/T 11379-2008,ISO 6158:2004,IDT)

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3912-2002,ISO 1461:1999,MOD)

GB/T 14155 整樘门 软重物体撞击试验(GB/T 14155-2008,ISO 8270:1985,IDT)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 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T 20878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68 住宅建筑规范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护栏 guardrail

由栏杆与栏板组成的,用以阻止人体直接通过或起空间分隔作用的构件,代号为HL。

3.1.1 栏板 railing panel

护栏中采用的玻璃板、金属板、钢杆、钢索或金属网等阻止人体直接通过的构件。

3.1.2 栏杆 balustrade

由立柱和扶手组成的,在护栏里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3.1.2.1 立柱 baluster

竖向固定于建筑主体结构上,用于支撑扶手和玻璃板、金属板、钢杆、钢索或金属网的构件。

3.1.2.2 扶手 handrail

横向固定于立柱或建筑结构上,可供用手抓握作为引导或支撑的构件。

3.2 正装式 flush mount

将立柱锚固于可踏面或与其平行表面的安装方式,见图1。

3.3 侧装式 side mount

将立柱锚固于可踏面的垂直表面的安装方式,见图2。

3.4 护栏高度 valid height of guardrail

扶手上表面至立柱底部或底座中心位置的垂直距离,用h表示,见图1、图2和图3。

3.5 护栏防护高度 valid protection of guardrail

扶手上表面至可踏面的最小竖向高度,用H表示,见图1、图2和图3。

4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和代号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和代号

4.1.1 按使用环境分为:

a) 室外用,代号为W;

b) 室内用,代号为N。

4.1.2 按安装方式分为:

a) 正装式,代号为Z;

b) 侧装式,代号为C。

4.1.3 按栏板构件种类分为:

a) 玻璃板护栏,代号为BL;

b) 金属板护栏,代号为JB;

c) 杆件护栏,代号为GJ;

d) 金属网护栏,代号为JW;

e) 钢索护栏,代号为GS。

4.1.4 按栏板层数分为:

a) 单层栏板,代号为1;

b) 双层栏板,代号为2;

c) 多层栏板,代号为栏板实际层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4.2 标记

4.2 标记

4.2.1 标记方法

4.2.2 标记示例

示例1:护栏高度h为1100mm的室内用单层正装式金属网护栏,标记为:

HL-NZJW1-1 100-JG/T 342

示例2:护栏高度h为1200mm的室外用侧装式玻璃加杆件双层栏板护栏,标记为:

HL-WCBL+GJ2-1 200-JG/T 342

示例3:护栏高度h为1200mm的室外用单层侧装式玻璃护栏,标记为:

HL-WCBL1-1 200-JG/T 342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 342-20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抗软重物体撞击性能试验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抗软重物体撞击性能试验

D.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用霰弹袋撞击作用下,检测护栏抗软重物体撞击性能的试验方法。

D.2 设备

D.2.1 试验台

试验台应坚固,能承受试验载荷,不影响试验结果。

D.2.2 测量装置

规定参照物,在实验前能保证与扶手B部位垂直测量,且在试验中不允许对参照物产生任何变化。

D.2.3 撞击物体

撞击物为霰弹袋,重量为45kg±0.1kg,制作要求应符合GB 15763.3-2009的要求。

D.2.4 设备装置要求

试验设备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试验原理按GB/T 14155的要求进行试验,具体试验装置见图D.1,撞击部位装置应符合表D.1要求;

b) 悬挂装置的挂点应足够坚固,并能调节整体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悬挂霰弹袋宜使用直径4mm的不锈钢丝绳。在最大降落高度处,悬挂钢丝绳与挂点水平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14°;

c) 霰弹袋和悬挂钢丝绳在自由状态时,霰弹袋的外缘与栏板或扶手的撞击面距离宜大于5mm,且小于15mm。霰弹袋的几何中心位于被测撞击点以半径为25mm圆形范围内;

d) 当试验空间难以保障霰弹袋的提升高度时,可采用与撞击能量等同的方法进行试验。

D.3 程序

D.3.1 撞击能量

D.3.2 试验过程

垂直撞击图示的B部位和C部位各1次,5min后检测扶手B部位的相对位移值,观察各连接部位是否出现松脱现象。

D.3.3 抗软重物体撞击部位

抗软重物体撞击试验装置及撞击部位应按表D.1的要求。

D.4 结果判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判定不合格:

a) 扶手的相对位移超过性能要求值;

b) 护栏各连接部位有松弛或脱落现象。

D.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 测试依据;

b) 试件的委托单位;

c) 试样的主要安装尺寸;

d) 试样规格、材料、形状和结构、表面处理情况及其他信息;

e) 撞击物重量及撞击高度;

f) 试样实验后的状态描述;

g) 试验日期和检测人员签字。

 附录E(资料性附录)抗硬重物体撞击性能试验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抗硬重物体撞击性能试验

E.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用硬物体撞击试件栏板表面,用来检验护栏抗硬重物撞击性能的试验方法。

E.2 设备

E.2.1 试验台

试验台应坚固,能承受试验载荷,不影响试验结果。

E.2.2 撞击物体

表面光滑平整的实心淬火钢球,球体上应有挂耳,质量为1040g±10g,直径为63.5mm。

E.2.3 设备装置要求

试验设备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悬挂装置的挂点应坚固,并能调节整体以满足不同撞击位置的需要。悬挂钢球宜使用直径3mm的不锈钢丝绳。在最大降落高度处,悬挂钢丝绳与挂点水平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14°;

b) 钢球和悬挂钢丝绳在自由状态时,钢球的外缘与栏板的撞击面距离宜大于5mm,且小于15mm,钢球的几何中心位于被测撞击点以半径为25mm的圆形范围内;

c) 当试验空间难以保障钢球的提升高度时,可采用与撞击能量等同的方法进行试验。

E.3 程序

E.3.1 撞击能量

撞击能量按式(E. 1)计算:

E=9.8m·h1 ……………(E.1)

式中:

E-撞击能量,单位为牛顿米(N·m);

m-撞击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h1-撞击物体有效下落高度,单位为米(m)。

E.3.2 试验过程

按图E. 1的撞击位置实施撞击,降落高度的误差为±20mm。撞击后检测栏板的损坏情况和护栏各连接部位情况。

E.4 结果判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判定不合格:

a) 栏板发生破碎时,有碎片脱落现象;

b) 护栏各连接部位有松弛或脱落现象。

E.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 测试依据;

b) 试件的委托单位;

c) 试样的主要安装尺寸;

d) 试样规格,材料、形状和结构、表面处理情况及其他信息;

e) 钢球的重量及撞击高度;

f) 试样实验后的状态描述;

g) 试验日期和检测人员签字。

 附录F(资料性附录)抗风压性能静力模拟试验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抗风压性能静力模拟试验

F.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用砂袋静力作用于试件栏板表面的静力试验,模拟护栏抗风压性能的试验方法。

F.2 设备

F.2.1 试验台

试验台应坚固,能承受试验载荷,不影响试验结果。

F.2.2 测量装置

位移计应有足够的量程,能保证试验数据正确测量读取。

F.2.3 试验砂袋

表观密度约1500kg/m3的干砂子(通过2mm筛孔筛选的砂子),每个砂袋质量为

F.3 程序

F.3.1 确定风压值

试验风压级别应为设计风压值的高一个级别。

F.3.2 确定受力位置

护栏栏板为主要受力位置。

F.3.3 确定测量位置

在立柱对应的扶手,即图F.1中A点、B点和C点,测量点应为平整水平面。

F.3.4 试验过程

在护栏的外侧栏板面上,缓慢均匀的放置砂袋,加载至表2分级指标的最小值时,作用5min,测量护栏的扶手相对位移值,卸载后检测护栏是否出现松弛或脱落现象。

F.4 数据处理

A表、B表、C表的最大值测量值为扶手相对位移值uA、uB、uC

F.5 结果判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不合格:

a) 栏板有破裂现象;

b) 护栏出现松弛或脱落现象;

c) 位移值超过性能要求值。

F.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 测试依据;

b) 试件的委托单位;

c) 试样的主要安装尺寸;

d) 试样规格、材料、形状和结构、表面处理情况及其他信息;

e) 试验荷载,受载面积等相关数据;

f) 试样实验后的状态描述;

g) 试验日期和检测人员签字。

本文链接:/guifan/419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