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编制及实施导则
Guidelines for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re fighting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s for workplaces
GB/T 38315-2019
2019-12-10发布
2020-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鲁云龙、董新明、焦培文、王林静、丁宏军、李伟、刘沐炎、宋立巍、蔡锐、丁林海、周聪、胡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程序,主要内容、预案的实施、演练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培调及演练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907.1 消防词汇 第1部分:通用术语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043号)
3 术语和定义
GB590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fire fighting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人员、组织机构和消防设施等基本情况,为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初期灭火和应急疏散,并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和支援所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火灾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3 消防工作归口职能部门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fire protection
单位负责拟订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制度、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管理消防控制室和专职或兼职消防队等工作的内设机构。
3.4 应急演练 emergc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3.5 综合演练 comprchensive exercise
针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要素开展的演练活动。
3.6 区域联防 district alliance
按照位置相邻、互助共赢的原则,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单位消防力量,联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互查、初起火灾处置等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机制。
4 总则
4.1预案编制原则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4.2 预案的分级
预案根据设定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场所的危险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以下五级:
a)一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无人员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普通建筑火灾的预案;
b)二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普通建筑火灾,燃烧面积较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c)三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小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d)四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e)五级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30人以上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大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重要场所等特殊场所火灾的预案。
4.3 预案的分类
按照单位规模大小、功能及业态划分、管理层次等要素,可分为总预案、分预案和专项预案三类。
4.4 预案实施原则
预案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全员学习培训、定期实战演练、不断修订完善。
5 预案编制程序
5.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预案编制工作组,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预案编制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5.2 资料收集与评估
5.2.1 全面分析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及危害程度。
5.2.2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火灾危险源,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5.2.3 客观评价本单位消防安全组织、员工消防技能、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
5.2.4 针对火灾危险源和存在问题,提出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的主要措施。
5.2.5 收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火灾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5.3 编写预案
5.3.1 预案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火灾事故和影响范围分级分类编制,科学编写预案文本,明确应急机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火灾事故的处置程序以及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要求等,编制格式参考附录A。
5.3.2 集团性、连锁性企业应制定预案编制指导意见,对所属下级单位提出明确要求。下级单位应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预案。
5.3.3 单位应编制总预案,单位内各部门应结合岗位火灾危险性编写分预案,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编写专项预案。
5.3.4 分班作业的单位或场所应针对不同的班组,分别制定预案和组织演练。
5.3.5 经营单位应针对营业和非营业等不同时间段,分别制定编写预案和组织演练。
5.3.6 多产权、多家使用单位应委托统一消防安全管理的部门编制总预案,各单位、业主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分预案。
5.3.7 鼓励单位应用建筑信息化管理(BIM)、大数据、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制定数字化预案及应急处置辅助信息系统。
5.4 评审与发布
5.4.1 预案编制完成后,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对预案进行评审。
5.4.2 预案评审通过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以正式文本的形式发放到每一名员工。
5.5 适时修订预案
预案修订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根据单位和场所生产经营储存性质、功能分区的改变及日常检查巡查、预案演练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适应单位基本情况。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 38315-20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预案基本格式及要求
A.1 预案的基本编写格式如下:
a)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和公章等内容;
b)目录;
c)引言,阐述预案编制的目的、意义;
d)概述,概括描述预案的内容;
e)预案正文,编写要求见第6章;
f)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术语和定义,对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符号、代号等进行说明;
2)预案备案,明确预案的报备部门;
3)维护和更新,明确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4)制定与解释,明确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5)预案实施,明确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
g)附加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2)单位内部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3)单位外部相关机构或部门的联系方式;
4)单位平面布置图、周边重要防护目标分布图;
5)单位火灾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
6)应急救援设施(备)、物资清单及布置图;
7)单位内部及周边区域人员疏散路线、安置场地位置图;
8)与本预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其他预案名录;
9)与相关应急救援单位或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10)有关制度、程序和方案等;
11)本单位历史火灾记录等。
A.2 预案应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
参考文献
[1] GB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2] 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
本文链接: /guifan/4326.html
版权声明: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