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指导我市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编制的相关工作,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质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要求、城市隧道工程、城市给水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本技术规定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组织单位∶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设计院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重庆八戒中设培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黄华华 陈德玖 丁 浩 汪 勇 李 量 刘 帅 黄显奎 吕 波 白 锐 陈建忠 林自强 敖良根 田 斌 吴胜忠 陈汝春 尹洪军 张耀成 赵清碧 田沁禾 胡雪莲 胡 华 潘勇 杨晓 严斌 曹正卯 王琳 范天江 夏杨于雨 肖 栋 黄炜曦 张景涛 李怀玉 沈小娟 彭 兴 李 锐
审查专家∶盛国荣 马念 关庆 阳邵春 龚思福
1 总 则
1.0.1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保证消防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并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据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我市市政工程中的城市隧道工程、城市给水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以下简称“市政工程”)的施工图消防设计。
1.0.3 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应按照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编制,不得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带有“严禁”、“必须”、“应”、“不应”、“不得”的非强制性条文。
1.0.4 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设计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
2 一般要求
2.1 设计原则
2.1.1 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2.1.2 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出现技术疑难或重大争议的问题,可进行专家咨询。
2.1.3 所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当符合现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2.2 设计文件内容
2.2.1 设计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1 设计说明;
2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3 设计图纸;
4 相关专业计算书。
2.2.2 本技术规定具有通用性,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调整文件内容,可采取按专业分册或各专业合订的编排方式。
2.2.3 市政工程各专业消防设计编制除满足本规定要求外,其余相关内容应满足《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涉及建筑工程消防内容应满足《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
3 城市隧道工程
3.1 设计说明
3.1.1 城市隧道消防设计内容
1 概述
说明隧道区域位置,总体规模,洞内设施、附属洞室等内容。
2 设计内容和范围
明确隧道设计内容,分期建设情况,本次设计标段划分;明确本次设计消防相关设计内容卷册等。
3 设计规范、标准
列举在设计中采用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设计标准等。
4 上阶段批复及执行情况
对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作逐条说明。
5 隧道建筑
1)隧道总体平面
说明隧道名称、工程地点、布置形式、桩号、长度;重点说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布置间距、平面指标;说明人员疏散出口或独立避难所等布置情况。
2)纵断面设计
说明隧道纵断面线形指标;重点说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纵断面指标。
3)横断面设计
阐述隧道主洞、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的限界宽、限界高,内轮廓断面形状、净宽、净高等设计参数。
4)斜/竖井平、纵、横断面(若有)
阐述斜井、竖井结构总体规模、布置方式、断面形状等情况。
5)隧道结构
阐述隧道主要结构型式、耐火时间等要求。
6)附属用房
阐述隧道主要附属用房及设备房布置情况、耐火要求。
6 隧道通风和排烟系统
1)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阐述隧道通风和排烟系统设计原则、防灾标准,隧道防火设计分类等级、排烟设计参数取值、交通量与交通组成。
2)通风和排烟方案
阐述通风和排烟方案,包括通风和排烟方式、通风井设置方式、风机房设置位置等。
3)隧道排烟需风量计算
阐述隧道火灾工况下的设计风量及风速。
4)通风设备型式及系统设置
阐述隧道拟采用的通风设备型号和技术参数,系统设置包括隧道射流风机布置数量、装机功率、布置方式,轴流风机的布置以及通风井的主要设计参数。
5)通风控制
阐述排烟控制方式、隧道排烟分区的划分和各排烟分区排烟策略。排烟策略应说明烟流的控制流向、疏散阶段和排烟阶段的纵向控制风速、开启的凤机数量、人行横洞和车行横洞防火门开启情况等。
6)附属用房及逃生通道的防烟与排烟设计
阐述附属用房及逃生通道的防烟和排烟设计参数取值、通风排烟方式以及相关通风设备技术参数等。
7 隧道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1)隧道防火设计分类等级
简述隧道长度、是否通行危化品车辆等,说明隧道防火设计分类等级。
2)设计内容和技术标准
阐述设计内容及界面划分,技术标准,包括隧道洞内外消防用水量、火灾延续时间等。
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系统方案
阐述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系统类型及方案。
4)消防水源、给水形式及供水设施
阐述消防水源及给水形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水泵房设置位置、供水设施技术参数及控制要求,消防水池技术参数及水位控制要求。
5)消火栓系统
阐述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置方案,包括类型、技术参数、设计流量和压力等。
6)隧道消防管网
阐述隧道消防管网技术参数、材质及防腐、防冻、防震技术要求;说明管网中阀门、仪表及其井室技术参数和安装要求。
7)灭火器设施方案
阐述灭火器系统的设置方案。
8)消防排水
阐述消防废水排水措施。
9)附属用房(洞室)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阐述附属用房(洞室)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设计参数、消防灭火方式以及相关消防设备技术参数等。
8 隧道照明与供配电
1)消防用电设备负荷等级技术标准
阐述隧道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
2)隧道供电电源
阐述隧道所接入的外部电源的性质、电压等级、回路数以及上级变电站的名称。
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阐述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类型、系统组成、地面水平最低照度要求、安装位置、电源型式、明确系统的蓄电池电源持续工作时间要求、应急配电箱的设置、灯具配置、线缆选型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及电缆敷设方式、电缆选型
阐述隧道消防设备供电回路设计;消防配电箱的设置;主、备配电线路的切换位置;消防配电线缆的选型及线路敷设。
5)消防配电设备的防护等级
阐述消防配电设备的防护等级。
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阐述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形式、设置部位和系统组成、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系统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报警及控制方式。
7)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阐述系统的组成;确定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设计原则
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和主要内容。
2)消防控制室
阐述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位置、功能、安装设备以及相关要求。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阐述火灾探测器、紧急电话及广播、声光警报、手动报警按钮等设置方案及技术要求。
4)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阐述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及控制显示要求。
10 隧道消防设备及横通道指示标志
1)隧道消防设备指示标志
阐述隧道消防设备指示标志设计要点和主要内容。阐述其功能、设置方案及技术要点。
2)隧道车行横通道、车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
阐述隧道车行横通道、车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设计要点和主要内容。阐述其功能、设置方案及技术要点。
3)隧道人行横通道、人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
阐述隧道人行横通道、人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设计要点和主要内容。阐述其功能、设置方案及技术要点。
3.1.2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说明
如采用应通过特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并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原因。
3.1.3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及安全措施等。
3.1.4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说明运行消防系统管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突发事故处理方案等。
3.1.5 主要工程量、材料、设备表
列表说明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及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3.2 设计图纸
3.2.1 隧道土建设计图
1 隧道总体平面图
应绘制地形、地物(含地下建筑)、导线点、坐标网格、指北针、路线线形及曲线要素绘出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布置桩号、间距、平面指标;绘出隧道附属用房(洞室)布置;绘出隧道斜井、竖井、辅助通道等布置。图示比例尺1∶500~1∶1000。
2 纵断面设计图
应绘出隧道、横通道、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纵断面布置,包括进出口位置、桩号、标高、纵坡、坡长等,斜井、竖井、辅助通道等纵断面布置。图示比例尺1∶500~1∶1000。
3 横断面设计图
应包括主洞、横通道、疏散通道、平行通道等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按不同类型分别绘制;建筑限界应示出断面组成、路面横坡、测设线、设计高程与超高旋转点等定位信息;内轮廓应示出不同超高情况下与建筑限界的最小富裕量。图示比例尺1∶50~1∶200。
斜/竖井平、纵、横断面图等∶参考主洞相关平纵横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
3.2.2 通风和排烟设计图
1 隧道通风系统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应绘制射流风机、轴流风机(如有)、排烟/风口(如有)、送排风井(如有)、联络风道(如有)等平面布置。包括隧道进出口桩号、风机布置间距、风机布置桩号、排烟/风口桩号;应标注出排烟风机,并给出排烟风机数量表。
2 隧道通风横断面布置图
应绘制风机的隧道横断面布置。
3 通风机房平剖面布置图(如有)
应绘制轴流风机的纵断面布置。
4 通风联络风道平剖面布置图(如有)
应绘制主隧道与风井连接的通风联络风道的纵断面布置。
5 隧道通风排烟及人员疏散示意图
应绘制各排烟分区烟雾排出路径、人员疏散路径、救援路径的示意图。
6 附属用房通风空调平面布置图
应绘制附属用房通风空调平面布置。
7轴流风机安装图(如有)
应绘制轴流风机安装大样图。包括风机电机、消音器、天圆地方、软接等。
3.2.3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设计图
1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平面布置图
绘制隧道轮廓、消防干管,消火栓、灭火器平面布置,标注管道名称管径、消火栓、灭火器位置桩号;绘制主要阀门及附件平面布置,标注阀门及附件型号、位置桩号;绘制主要供水设施、水池及水箱的平面布置图,标注水池及水箱有效容积、标高,设备主要参数。图示比例尺1∶500~1∶1000。
2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系统图
绘制各类消防灭火系统等系统原理图,绘出设备、阀门、主要仪表和配件,标注设备型号、规格和编号、干管管径、设备设置标高、水池(箱)底标高,能清晰表达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管路分支及与设备的连接顺序应与平面图相符。对于复杂的消防系统,可绘制系统总图、局部系统图。
3 断面图
消火栓洞室、灭火器洞室、消防管道及支架、阀门仪表等附件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的复杂部位,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图。图示比例尺1∶10~1:100。
4 消防设备用房平面、剖面图
1)平面图
应绘出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泵、增压稳压设备、消防水池等)基础外框及编号、管道位置,列出设备及主要材料表,标出管径、阀件、起吊设备、计量设备等位置、尺寸;说明水泵及泵房等消音、隔振措施。图示比例尺1∶50~1∶100。
2)剖面图
对于安装较复杂、平面图无法清晰表达的设施设备(如消防泵、增压稳压设备、消防水池等),应绘制剖面图,绘出消防设施设备基础剖面尺寸、标高,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预留开孔、防水套管、设备锚固等重要节点的位置及标高,不同控制水位标高。图示比例尺1∶50~1∶100。
3)局部放大图
当平面图、剖面图不能表达清楚时,应绘制局部放大图,或注明引用的详图或标准图号。
5 消防排水
设有真空泵或其他排水设备时,应绘制排水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集水坑剖面图应绘出集水坑、水泵排出管与其他各类管线、设施关系等,标出不同控制水位标高;当平面图、剖面图不能表达清楚时,绘制排水泵、各类阀件等设施安装节点详图。
6 附属用房(洞室)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设计图
绘制附属用房(洞室)消火栓、灭火器布置图;设置气体灭火的场所在图中应注明系统类别(有管网系统或无管网系统)、灭火剂的种类、设计用量、泄压口位置等,绘制出设备布置平面图、系统控制流程图。
7 控制流程图
绘制出消防供水设施控制流程图。
3.2.4 电气设计图
1 隧道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
应绘制出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布设间距、地面水平照度值以及应急照明配电箱设置位置、供电范围和接灯数,线缆型号,隧道和车行、人行横洞断面上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安装位置。
2 应急照明系统构成图
应绘制出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之间的控制、通讯接线图;应急照明配电箱内市电检测单元、通讯路由单元以及交流转直流装置、蓄电池和DC出线回路;DC出线回路的回路编号、线缆选型及规格、敷设方式、回路用途等;蓄电池蓄电时间容量选取。
3 隧道消防设备配电图
应绘制出消防设备配电箱设置位置;明确配电回路引入位置和配电回路数和电缆编号、电缆型号和规格及其敷设方式。
4 消防设备配电箱(柜)电气主接线图
应包括消防设备配电箱(柜)内进线、双电源开关和出线回路电气元件配置、回路用电量及电缆型号和规格;消防水泵及稳压泵主接线图还应包括水泵巡检和机械应急启动的配置和接线。
5 隧道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图
应绘制出需要进行电气火灾监控的回路的温度探头(如有)和漏电电流互感器的设置位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和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如有)和电气火灾监控主机的通讯系统构成;通讯线缆电缆选型和敷设方式。
6 隧道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图
应绘制出监控消防设备配电回路电源状态的电压传感器设置位置;电压传感器和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主机的通讯系统构成;通讯线缆电缆选型和敷设方式。
7 隧道变电所高、低压配电系统配置图
应包括高、低压进线和出线回路电气元件配置、回路用电量及电缆型号和规格;低压配电系统中消防出线回路在母线上的设置位置;若为两路市电则明确两路进线和母联的电气联锁关系若为一路市电则明确一路市电进线与柴油发电机组进线的机械和电气联锁关系。
8 隧道变电所电力设备图
应绘制出变电所各电气设备在各设备房的布设情况,包括电气设备分功能房间布设、距墙距离以及各设备房的门设置需求等。
9 隧道内设置的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图
应绘制隧道内敷设的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在电缆沟内的设置位置、敷设方式和防火措施设计。
10 必要的设备安装详图等。
应包括隧道电缆沟内电缆支架上的电缆分布,隧道侧壁敷设电缆用的电缆桥架型号选取和安装、必要的防火封堵等。
3.2.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
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
应包括控制系统流程、控制逻辑以及联动方式,应说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手动报警按钮平面布置及接线图
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设位置、接线方式、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 紧急电话机及广播系统图
应包括紧急电话机及广播系统工作原理、数据传输及存储方式、系统流程等。
4 紧急电话机及广播平面布置及接线图
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设位置、接线方式、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5 消防控制室平面图纸图
应包括消防控制室安装设备布置位置,并应说明相应技术要求。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施安装图
应绘制断面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局部详图等。
3.2.6 隧道消防设备指示标志、车行横通道指示标志、车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人行横通道指示标志、人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设计图
1 隧道消防设备指示标志、车行横通道指示标志、车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人行横通道指示标志、人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平面布置图
应包括标志的布设位置、接线方式、供电方式、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2 隧道消防设备指示标志安装图
应绘制断面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局部详图等。
3 隧道车行横通道、车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安装图
应绘制断面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局部详图等。
4 隧道人行横通道、人行疏散通道指示标志
应绘制断面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局部详图等。
4 城市给水工程
4.1 设计说明
4.1.1 城市给水消防设计内容
1 概述
说明项目背景、工程名称、工程地点、设计年限、服务人口、建设规模等内容。
2 设计内容和范围
明确给水设计内容,分期建设情况,本次设计标段划分;明确本次设计消防相关设计内容卷册等。
3 设计规范、标准
列举在设计中采用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设计标准等。
4 上阶段批复及执行情况
对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作逐条说明。
5 总体设计
1)城镇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阐述设计供水流量中市政消防用水量的计算方式,宜根据城市同一时间内火灾起数和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经计算分析确定。
2)居住区、工业园区及商务区等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阐述上述区域的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计算方式,宜根据规划区域的规模大小和同一时间火灾起数,并结合规划区域内各类建筑的室内外同时作用的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之和经计算分析确定。
3)在新建或改扩建调节构筑物(高位水池、水塔等)设计中,应阐述其调节容积计算方式,应包含消防储备水量。
4)阐述消防用水执行的水质标准及水压要求。
6 泵房消防设计
在新建或改扩建泵房的总体设计、建(构)筑物设计中,应阐述其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
7 净水厂消防设计
1)在新建或改扩建的净(配)水厂的总体设计中,应有防火等级、消防系统布置、厂区总图消防、消防给水设施等内容。
2)在新建或改扩建净(配)水厂的建筑物、构筑物设计中,应阐述其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和消防设施。
3)在新建或改扩建水厂清水池设计中,应阐述其有效容积计算方式,应包含消防储备水量。
4)阐述计量设备、加氯加药间及消毒间的消防安全及防泄漏措施,明确药剂的储存方式。
8 市政消防给水管线设计
在城市新、改扩建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中应同步设计市政消防给水系统,并应满足市政给水规划的相关要求。
1)消防给水管线设计
应说明管道管径、平面布置、纵断面设计、管道水压等内容。
消火栓给水管线设计应符合消防规划要求,在市政桥梁和城市交通隧道设计中应根据相关规范在桥头和隧道出入口等位置布置市政消火栓及消防水泵接合器。
设有市政消火栓的城市市政给水管线设计中宜布置为环状管网,且管径不应小于DN200。
2)管材
应说明设计采用的管道材质、管道接口方式等。
3)管道附属设施
应说明管道工程附属的设施包括排气阀井、泄水阀井、阀门井、室外消火栓、井盖等。市政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应阐述市政消火栓的布置位置、保护半径和间距等要求,并应结合当地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及应急救援要求确定。
4)管道施工
应说明管道放线坐标、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基础及支墩、管道安装(含除锈防腐)、沟槽回填、试压及消毒等内容。
9 建筑、电气及暖通消防设计
1)建筑消防设计
建筑部分的消防设计说明应根据建(构)筑的性质确定防火类别,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简述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扑救场地、安全疏散等防火设计措施。
2)电气消防设计
(1)消防供配电系统
明确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和各级负荷容量;消防电源设计,包括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类型、容量、电压等级、供电时间、设置位置,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消防配电设计,包括供电回路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设置,主备配电线路的切换位置,消防配电线缆的选型及线路敷设。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确定系统形式及系统组成;根据具体系统形式确定主要设备及控制室的相关要求;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系统的布线设计,包括系统传输、控制线缆的选择及敷设要求。
(3)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明确系统类型及系统组成;明确系统的控制要求。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及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根据给水厂电气和消防设备布置,确定系统的形式、设置部位和系统组成;确定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5)可燃、易爆及有毒气体探测系统
在加氯加药间、臭氧制备间等区域,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可燃、易爆及有毒气体探测系统。确定系统的形式、设置部位和系统组成;确定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3)暖通消防设计
(1)设计原则及方案选择
应根据厂(站)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防火分区、火灾危险性类别、气象参数、环境条件、日常及事故通风形式等因素进行防排烟系统,事故通风及灾后通风系统,尽可能与日常通风系统合用。系统合用时,其系统设备、材料应分别满足防烟、排烟通风系统、事故通风系统及灾后通风系统要求。
(2)事故通风、灾后通风系统设计
说明设置事故通风、灾后通风的区域及其方式,与平时通风系统的关系,系统计算风量与风机风量的确定,风机的选型及设置要求。
说明通风系统在平时通风工况及火灾工况的运行模式、启停与联动要求、室内环境参数监测要求;废气排放及降噪措施。
(3)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说明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其方式;确定防排烟系统风量;说明防排烟系统及其设施配置;说明防排烟系统控制方式;说明空调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
4.1.2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说明
如采用应通过特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并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原因。
4.1.3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及安全措施等。
4.1.4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说明运行消防系统管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突发事故处理方案等。
4.1.5 主要工程量、材料、设备表
列表说明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及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4.2 设计图纸
4.2.1 给水消防设计图
1 平面设计图
图中表达出地形、地物、道路、管(渠)道平面位置、转角,示意穿越道路、公路、轨道、铁路、桥梁、隧道、河流、各类地下综合管线等主要障碍的位置,标注平面管道管径、长度、消火栓位置、各类阀门等管道附件以及泄水管、连通管等位置。图示比例尺1∶500~1∶1000。
2 纵断面设计图
图中表达出现状地面标高、设计地面标高、设计管(渠)底标高、埋深、距离、坡度、接口形式,标注管径(渠断面)、管材,示意穿越道路、公路、轨道、铁路、桥梁、隧道、河流、各类地下管缆等主要障碍的位置及标高,标注纵断面管件、各类阀门、消火栓等管道附件以及泄水管、连通管等的位置。图示比例尺横向1∶1000~1∶2000,纵向1∶100~1∶200。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图应相互对应,并列出主要设备材料及工程量表。
4.2.2 建筑、电气及暖通消防设计图
1 建筑消防设计图
1)在建筑平面图中应示意防火分区面积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及安全出口位置(宜单独出图,若为一个防火分区,可不标注防火分区面积),或以示意图形式在各层平面中表示。
2)在人员密集的厂房应说明疏散人数及宽度计算,在各层平面中标注。宜标注室内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3)在建筑平面、立面图中应标注消防救援窗口的位置。
2 电气消防设计图
1)变、配电设计。包括高低压配电系统图、配电干线系统图及平面图。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报警及联动控制要求;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平面图;消防报警平面图,注明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及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绘制系统图和平面图,标明探测点名称、位置,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4)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设计。绘制系统图和平面图。
3 暖通消防设计图
1)应绘制通风、空调、防排烟风道平面用双线绘制风道,复杂的平面应标出气流方向。
2)应标注风道尺寸(圆形风道标注管径、矩形风道标注宽×高)、主要风道定位尺寸、标高及风口尺寸
3)应标注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部件位置,应标注风口设计风量。
4)风道平面图应标注出防火分区,烟道风道平面应标注出防烟分区及其面积。
5)联锁启闭的风机、电动阀、防火阀及防火风口,应明确平时启闭状态、应急工况联锁控制要求。
6)应绘制及说明防火防爆设施。
5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5.1 设计说明
5.1.1 综合管廊消防设计内容
1 概述
简述舱室类型、管线类型、管廊规模等管廊基本概况,明确管廊火灾危险性类别以及主要采用的消防系统形式。明确与已设计标段接口情况、防火分区衔接及逃生口共用情况;简述消防监控室(监控中心)布局情况;
2 设计内容和范围
明确管廊设计内容,分期建设情况,本次设计标段划分;明确本次设计消防相关设计内容卷册等。
3 设计规范、标准
列举在设计中采用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规定、设计标准、参考图集等。
4 上阶段批复及执行情况
阐述上阶段消防主管部门审批情况,主要包括供水压力、消火栓布局要求等。阐述消防相关内容审批意见及执行情况;阐述各入廊管线主管部门针对消防提出相应意见及执行情况;
5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节点工程、消防标识系统、监控中心四部分。
1)主体工程
说明综合管廊断面形式、各舱室尺寸以及容纳管线的种类、各舱室火灾危险性类别、环境温度、防火分区划分及分隔设置方式。
明确不同舱室主体结构、隔墙耐火极限、燃烧性能;明确内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等消防要求;明确防火分隔墙体、阻火包等耐火要求;明确防火门类别及设置方式。
防火分区划分需明确标准段防火分区及不同管廊交叉时交叉口防火分区划分关系。
2)节点设计
说明综合管廊舱室中设置的与消防相关的重要节点设计意图,主要包括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线分支口、端部井等。
明确各节点构筑物数量、布局与消防疏散、人员逃生、消防防排烟关系,明确各节点与防火分区划分关系。
3)消防标识系统
说明综合管廊消防疏散、人员逃生等消防标识系统要求,明确消防疏散、逃生设置位置、设置间距、方向指向要求。
明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灭火器材、消防设备等位置标识设置要求。
4)综合管廊控制中心
说明综合管廊控制中心的位置、与消防有关的主要功能、主要设备、控制方式等。
明确监控中心与消防控制中心关系,是否合建。
消防控制中心其他与消防相关内容参考《建筑工程施工图消防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执行。
6 消防及给排水工程
1)消防给水总体设计
说明市政给水管网布局、是否入廊;明确市政给水管网水源、供水压力、断面。
明确综合管廊外市政道路等级、宽度、市政消火栓布置要求、不同工况压力要求。
说明廊外市政消火栓布置于管廊内市政给水管道接口关系,消火栓支管穿管廊外墙形式、套管设置方式;明确消火栓支管过街方式。
明确管廊内采用细水雾等需要给水管供水消防形式、接口位置、水压要求。
2)自动灭火系统
说明综合管廊采用的自动灭火系统类型、系统组成,自动灭火系统舱室布局、设计原理、技术要求及参数、系统控制方法、主要设备数量等;需专项设计及二次深化设计的内容应提出设计要求。
(1)细水喷雾系统∶说明供水接口位置、水源压力、泵站位置;明确过滤器设置要求、系统管道和水质要求;明确采用系统类型,喷头选型、布置要求,分区控制阀与防火分区关系;明确作为计算标准的火灾危险等级、喷雾强度、作用面积、系统流量计算、火灾延续时间、水箱容积计算等;明确系统压力、管材类型及承压等级、防腐要求;简述系统控制方式。
(2)超细干粉∶说明火灾危险等级、灭火对象、灭火类型(全淹没、局部应用);说明灭火对象区域空气流动速度要求;明确防护分区净保护空间要求;明确泄压口设置要求;明确干粉喷射与风机启停要求关系;明确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喷射时间要求;明确灭火响应时间和控制方式等;明确喷头、储存容器、阀门等系统组件压力等级、承压要求、材料要求、控制要求;明确灭火装置悬挂支架承重等级要求;简述系统控制方式。
(3)其他消防系统参见相关规范及规定。
3)消防排水系统
说明综合管廊消防排水要求,明确廊内排水工程的设置形式、位置、尺寸、坡度、结构形式;明确排水出路及排水形式,采用重力流排出管廊形式需明确防倒灌要求;采用压力流排出管廊形式需明确集水坑位置、容积、排水泵设置要求等。
4)灭火器系统
说明对应不同舱室火灾类型的灭火器选型、灭火器设置位置;明确灭火器技术参数、保护距离及数量。
7 通风工程
1)设计内容和范围
当本专业设计内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承担设计时,应明确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2)设计计算参数
明确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以及取值来源;室内设计计算参数表;室内环境参数检测内容及限定值。
3)设计原则及方案选择
结合管廊工程概况,简述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案选择。
4)事故通风、火灾后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简述设置事故通风、灾后通风的舱室及其方式,与平时通风系统的关系;阐述通风单元划分,系统计算风量与风机风量的确定,风机的选型及设置要求;明确通风系统在平时通风工况、应急工况及火灾工况的运行模式、启停控制与联动要求;室内环境参数监测要求。
5)说明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
6)联动控制
说明各通风系统联动控制要求;应区分平时工况、应急工况及灾后排烟工况的系统控制条件;通风系统的启停与人员进入舱室相关的安全措施。
7)说明通风系统抗震设计要求及技术措施。
8 电气工程
1)消防供配电系统
明确消防用电负荷等级和各级负荷容量;消防电源设计,包括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类型、容量、电压等级、供电时间、设置位置,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消防配电设计,包括供电回路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设置,主备配电线路的切换位置,消防配电线缆的选型及线路敷设。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明确系统形式及系统组成;根据具体系统形式确定主要设备及消防控制室的相关要求;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要求应包含∶排风机及防火门在火灾工况及火灾后的联动控制要求,燃气舱事故风机的联动控制要求,自动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要求;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系统的布线设计,包括系统传输、控制线缆的选择及敷设要求。
3)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明确系统类型及系统组成;说明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部位、地面水平最低照度要求、安装位置、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缆选型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明确系统的蓄电池电源持续工作时间要求;明确系统的控制要求;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明确系统的配置形式、设置部位和系统组成;说明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系统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报警及控制方式。
5)防火门监控系统
明确系统的配置形式、设置部位及控制方式;说明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系统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6)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明确系统的组成;说明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7)燃气舱室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明确系统的组成;说明监控点设置、设备参数配置要求;明确传输、控制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说明可燃气体报警器联动控制要求。
8)燃气舱室电气防爆设计要求
明确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及电气设备防爆等级选择;说明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安装及线缆敷设要求。
5.1.2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说明
如采用应通过特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并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原因。
5.1.3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施工要求及安全措施等。
5.1.4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说明运行消防系统管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突发事故处理方案等。
5.1.5 主要工程量、材料、设备表
列表说明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及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5.2 设计图纸
5.2.1 管廊总体设计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包含风玫瑰(指北针)、图例、设计思路简要说明等;以道路设计图、现状地形图、现状管网实测资料为底图,标注管廊坐标、桩号,节点位置、名称,分期建设情况;重点明确与消防相关的出入口、通风口、监控中心等构筑物和建筑物位置,明确防火分区总体划分,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0~1∶10000。
2 综合管廊平面图
包含风玫瑰(指北针)、图例、简要说明等;以道路设计图、现状地形图、现状管网实测资料为底图,标注管廊尺寸、舱室数量、入廊管线类型、规模等,标注交叉口及各节点的桩号、坐标、高程等;重点表达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通风口、集水坑、防火墙、防火门等的位置及技术参数,明确防火分区划分,重要节点应标注节点位置及索引编号,进行必要说明,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500。
3 综合管廊横断面图
根据入廊管线的种类、规格、数量等绘制管廊典型横断面图,注明廊体内各细部尺寸,入廊管线的规格、布置等。重点表达给水干管位置及断面、自动灭火系统空间布置、自动监测系统布置等与消防相关设施空间布置关系,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20~1∶100。
4 综合管廊配套消防设施大样图
主要包含与消防相关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通风口、集水坑、防火墙、消防设施支架等平、剖面图及相关详图,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20~1∶50。
各节点大样除表达各施工要素外,应重点表达与消防相关技术参数,标注墙体耐火等级、消防设备安装尺寸、技术要求、与消防给排水相关的防水套管做法等,标注灭火器布置;防火墙、防火分隔、内部装修材料等可绘制具体施工大样或明确参考图集。
5 综合管廊控制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与消防相关内容,平面、剖面图纸深度要求参考《建筑工程施工图消防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执行。
5.2.2 消防及给排水设计图
1 消防给排水总平面图
包含风玫瑰(指北针)、图例、简要说明等;以道路设计图、现状地形图、现状管网实测资料为底图,标注管廊坐标、桩号,节点位置、名称;重点明确廊内市政给水干管布局与周边给水管网关系,廊外市政消火栓布置、消火栓支管预留与管廊布局关系,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0~1∶10000。
2 消防平面图
包含风玫瑰(指北针)、图例、简要说明等;以道路设计图、现状地形图、现状管网实测资料为底图,标注管廊尺寸、舱室数量、舱室类型,标注交叉口等各节点的桩号、坐标、名称等;标注防火分区划分与自动灭火系统布局关系,明确灭火系统位置、数量、灭火器类型及技术参数等,绘图比例一般采用1∶500。市政消火栓系统∶重点表达市政给水管道、市政消火栓布置、消火栓支管预留与管廊关系。
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时应标注细水雾加压泵站位置、技术参数,标注喷头布置位置、管网系统断面、流向等。
干粉灭火系统∶采用干粉灭火系统时应标注干粉系统喷头或贮罐布置间距、与隔墙及支架间距关系,标注干粉系统各组件技术参数;标注泄压口等技术参数、位置。
灭火器系统∶标注灭火器设置位置、数量、灭火器类型及技术参数等。消防排水系统∶平面图标注排水沟位置、坡度、断面,明确排水出口;重力流出口需清晰表达下游水体情况,表达排水出路可靠性;采用真空泵或其他提升设备时,需绘出相关的管道系统、平面位置及排水设备,标注设备参数;明确压力排水出管廊后与市政排水管网接口关系、措施。
平面图可根据系统布局及标注内容进行适当拆分,以清晰表达设计意图为原则。
3 消防系统图
1)自动灭火系统∶复杂的或平面图未能清晰表达设计意图的自动灭火系统,必要时应绘制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应绘出设备、阀门、主要仪表和配件,标注设备型号、规格和编号;清晰表达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数据和要求;必要时应表达标高关系、灭火分区划分。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及与设备的连接顺序应与平面图相符。
2)自动排水系统∶绘制自动排水系统图,表达集水坑、水泵、压力出水管与管廊舱室系统布局关系,标注出水管穿管廊外墙关系,与廊外市政排水系统接口关系。
4 消防及给排水大样图
与消防相关的节点、消防附件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的复杂部位,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图等大样图,大样图比例1∶20-1∶50。
1)细水雾灭火系统泵房大样∶绘制泵房主要设备设施、水池或水箱布置大样图,标注水池或水箱有效容积及设备主要参数;明确过滤器技术参数、各阀门、阀件技术参数;列出设备及主要材料表,标出管径、阀件、起吊设备、计量设备等位置、尺寸;说明水泵及泵房等消音、隔振措施。绘制消防设备基础剖面尺寸、标高,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预留开孔、防水套管、设备锚固等重要节点的位置及标高。
2)干粉灭火系统大样图∶绘制干粉系统喷头或贮罐安装大样、明确技术参数。
3)消防排水大样图∶集水坑剖面图表示集水坑、水泵排出管与其他各类管线、设施关系等,安装节点详图表达排水泵技术参数、各类阀件安装技术要点等。
5.2.3 通风工程设计图
1 平面图
1)管廊通风工程宜绘制总平面图,应体现管廊防火分区布置、通风单元划分、风机房及进、排风口(井)的相对位置;燃气管廊舱室排风口应标明定位,标注其与周边建(构)物开口的距离。
2)通风系统平面图用双线绘出风管,复杂的平面应标出气流方向;标注风管尺寸(圆形风管注管径、矩形风管注宽×高)、定位尺寸、标高;各设备及风口的编号和安装的定位尺寸、风口标注尺寸及设计风量(当区域内各风口设计风量相同时也可按区域标注设计风量);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标注位置。
3)防火防爆措施的设置。
2 通风机房及进、排风井(口)平面图与剖面图
1)机房图应根据需要增大比例,绘出通风设备的轮廓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外形尺寸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标注设备进出通道、吊装措施及人员进出检修通道及机房防水、排水措施。
2)绘出连接设备的风管及走向,注明尺寸和定位尺寸、管径、标高,并绘制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消声器等)。
3)剖面图应绘出机房平面图的设备、设备基础、管道和附件,注明设备和附件编号及详图索引编号,标注竖向尺寸和标高;当平面图设备、风管等尺寸和定位尺寸标注不清时,应在剖面图标注。
4)通风系统的风机、电动阀、防火阀及防火风口,应明确平时启闭状态、应急工况联锁控制要求。
5)进、排风井(口)应绘制剖面图,绘出其轮廓尺寸、节点桩号、相对室外地坪标高;明确风口形式、尺寸、标高及防护措施。
3 系统剖面图和详图
1)复杂的管廊通风系统,风管与设备连接、交叉的复杂部位,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图。
2)注明风管、风口等尺寸和标高。
3)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应注明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名图号;凡无现成图纸可选,且需交代设计意图的,均需绘制详图;简单的详图可就图引出,绘制局部详图。
5.2.4 电气设计图
1 变、配电站设计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应包括高、低压进线和出线回路电气元件配置、回路用电量及电缆型号和规格;低压配电系统中消防出线回路在母线上的设置位置;若为两路市电则明确两路进线和母联的电气联锁关系;若为一路市电则明确一路市电进线与柴油发电机组进线的机械和电气联锁关系。
2)配电干线系统图,自电源点开始至终端配电箱止,应包括变配电所或箱变编号,各终端配电箱编号、容量,自电源点引出回路编号。
2 配电设计图
1)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
2)包含消防设备用电的动力配电平面图,应绘制出消防配电箱设置位置;明确出线回路和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其敷设方式。
3)消防用风机或消防水泵控制原理图,有国标图集的可直接标注图集方案号或者页次。
3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设计图
1)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图,应绘制出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之间的控制、通讯接线图;应急照明配电箱内市电检测单元、通讯路由单元以及交流转直流装置、蓄电池和出线回路;出线回路的回路编号、线缆选型及规格、敷设方式、回路用途等;蓄电池蓄电时间容量选取。
2)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平面布置图,应绘制出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的布设间距、应急照明配电箱设置位置、出线回路编号,线缆型号和敷设方式。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
2)各防火分区及设备间火灾报警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管廊消防设备安装典型断面图。
4)消防控制室平面设备布置图。
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图(含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应包括监控主机,监控分机设置位置,末端监控模块型号,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型号,及设置数量,通信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2)典型防火区间电气火灾监控平面布置图,应包括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敷设方式。
6 防火门监控系统
1)防火门监控系统图。
2)典型防火区间防火门监控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7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1)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图,应包括监控主机以及各监测点名称、位置等及系统施工要求。
2)一次部分绘制并标注在配电箱系统图上。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1)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图。
2)典型防火区间可燃气体探测平面图,应包括探测器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5.2.5 标识系统设计图
标注综合管廊消防疏散、人员逃生等消防标识系统,明确消防疏散、逃生口设置位置、设置间距、方向指向要求;应急疏散标识系统标明疏散方向,安全标识系统标明警示字样,辅助标识系统标明出入口、交叉口相关路名、管廊桩号。
明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灭火器材、消防设备等位置标识设置要求;消防设备标明名称、基本数据、使用方式及紧急联系电话。
标签:
本文链接:/guifan/528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