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局部修订条文(2019年版)说明
文本修订规则
- 新增内容:使用下划线标记。
- 删除内容:使用方括号标记。
- 原有内容:无特殊标记。
修订背景
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中的其他条文一并实施。
设计状况分类
根据桥梁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将桥梁设计状况分为三类:
- 持久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
- 短暂状况:在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持续期较短的状况。
- 偶然状况: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持续期极短的状况。
对于短暂状况及偶然状况中的地震设计状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于偶然状况中的船只或汽车撞击等设计状况,可以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极限状态设计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作用效应的偶然组合。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采用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短期效应组合(频遇组合)和作用长期效应组合(准永久组合)。
桥梁结构设计要求
桥梁结构应符合以下规定:
- 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规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 构件应减小由附加力、局部力和偏心力引起的应力。
- 结构或构件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
- 选用的形式应便于制造、施工和养护。
- 桥梁应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 当受到城市区域条件限制,需建设斜桥、弯桥、坡桥时,应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特殊设计。
- 桥梁基础沉降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附属和安全设施
桥梁应设置照明、交通信号标志、航运信号标志、航空障碍标志、防雷接地装置以及桥面防水、排水、检修、护栏等附属和安全设施。
横断面布置
桥梁横断面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 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桥梁,当两侧无人行道时,两侧应设检查道。
-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桥梁,桥面为混合行车道或专用行车道时,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
地下通道设计
地下通道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 设计荷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 结构内力、截面强度、挠度、裂缝宽度计算及允许值的取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 抗震验算应符合相关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防噪声屏障
当高架道路桥梁线经过医院、学校、住宅等对声源敏感地段时,应设置防噪声屏障等降噪设施。
汽车荷载设计
汽车荷载应分为城一A级和城一B级两个等级。城一A级和城一B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和集中荷载标准值应符合相关规定。
人行道栏杆扶手荷载
作用在桥上人行道栏杆扶手上的竖向荷载应为1.2kN/m,水平荷载应为1.25kN/m。两者应分别计算并叠加。
防撞护栏设计
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应按相关规定选择,相应的荷载大小应按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本文链接:/guifan/662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