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

GB50223-2008


此标准于2008年7月30日发布,并于同日实施。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主编部门与批准部门

  •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施行日期: 2008年7月30日
  • 出版单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与发行信息

本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和发行。出版地址位于北京西郊百万庄。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和建筑书店均有销售。


印刷与发行信息

  • 开本: 850x1168毫米 1/32
  • 印张: 10
  • 字数: 40千字
  • 版本: 2008年9月第一版
  • 印次: 2009年4月第四次印刷
  • 定价: 10.09元
  • ISBN: 15112,16671

版权声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发布。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标准背景与修订过程

本标准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65号文件指导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多家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基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的抗震设防要求。新标准强调了对未成年人和人员密集场所的保护,并增加了地震避难场所和电子信息中心建筑的相关要求。


标准内容概述

本标准共有8章,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 明确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术语: 定义了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等关键术语。
  3. 基本规定: 提供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依据和标准。

主要修订内容

  1. 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内容。
  2. 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
  3. 扩大了人员密集建筑的范围,并提高了特定建筑类型的抗震设防标准。
  4. 增加了地震避难场所建筑和电子信息中心建筑的要求。
  5. 明确了标准中所列建筑名称仅为示例,其他建筑可根据其功能和规模参照执行。

管理与解释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并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负责解释具体的技术内容。执行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反馈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管理组。


参编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参编单位: 包括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多家单位。
  • 主要起草人: 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包括王亚勇、戴国莹、许鸿业、李杰等专家。

附录

附录提供了详细的条文说明,帮助理解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通过以上重新排版和优化后的文档,希望您能更清晰地了解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和修订要点。

下载地址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667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