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发布与实施时间
-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21日
- 实施日期:2013年05月01日
主要内容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这部标准旨在指导软土地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以提升工程质量。
编制背景与修订过程
该标准修订基于《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的经验积累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参考了国内外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科研成果,并广泛征集了行业内各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主要修订内容
修订后的细则涵盖9个章节,新增了多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方法,包括土工泡沫塑料路堤、现浇泡沫轻质土路堤、真空预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修订内容还包括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的规定、软土鉴别指标、沉降与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完善等。
使用与反馈
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有修改建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反馈给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录概览
- 术语和符号
- 工程地质勘察
- 稳定与沉降计算
- 地基处理设计
- 路堤设计
- 地基处理施工
- 路堤施工与观测
- 试验工程
总则
- 1.0.1:为指导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提升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 1.0.2:本细则适用于各级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
- 1.0.3:公路选线需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合理规划路线走向,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
- 1.0.4:设计方案需兼顾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及环境保护。
- 1.0.5:软土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需全面收集沿线资料,结合钻探与原位测试方法,查明软土特性。
- 1.0.6: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
- 1.0.7: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及环保法规。
- 1.0.8: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
- 1.0.9:本细则规定之外,还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术语和符号
- 软土:定义为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和压缩性高的细粒土。
- 淤泥:特定环境下沉积的含有机质细粒土。
- 淤泥质土:与淤泥类似但孔隙比略小的土类。
- 泥炭:内陆湖沼中形成的有机质覆盖层。
- 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细粒土。
- 软土地基:存在软土层,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移或过大沉降变形的土质地基。
- 复合地基:通过置换或加固部分天然地基土体形成的人工地基。
- 其他术语如最终沉降、预压等均有详细定义。
本文链接:/guifan/7844.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