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807-2011 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3)
隧道内行驶:应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和行驶速度。
隧道出口前:应握稳方向盘,避免隧道出口处的横风引起汽车偏离行驶路线。
驶入和驶出隧道时:在明、暗适应过程中应不加速行驶。
拥挤路段:
汽车不应频繁停车:在拥挤路段,汽车不应频繁停车,应尽量利用汽车惯性滑行行驶,避免起步后猛踩加速踏板再制动停车的驾驶方式。
减少停车:在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应减少完全停车,尽量使汽车保持一定的运动惯性。
行车温度控制
- 发动机温度低于40°C时:不应使发动机大负荷高速运转或使汽车高速行驶。温度达到40°C以上时,若不能用最高挡行驶,应及时换入低挡并保持发动机转速。
- 发动机温度控制:应使发动机的温度保持在80°C~95°C。长时间上坡或高速行驶等行驶状态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报警时,应停车怠速或小负荷、低速行驶,使发动机温度慢慢降到正常区域。
空调使用
- 车速低于70km/h时:可打开车窗通风,或用空调的通风功能。
- 车速超过70km/h时:应关闭车窗并使用空调装置,空调的温度不应设定过低。
发动机熄火
- 汽车停止行驶后:应尽量减少发动机怠速空转,及时使发动机熄火。
- 非增压发动机汽车:
- 在路口停车等待信号通过的过程中,停车时间超过60秒的,应将发动机熄火。如果信号灯没有计时显示,排队偏后的汽车(二辆车以后),应将发动机熄火。
- 在上下乘客、装卸货物等需要停车超过60秒时,应将发动机熄火。
- 经过高速或爬长坡行驶后,发动机温度很高时,应怠速运转30秒以上后熄火。
- 增压发动机汽车:停车后不应立即熄火,应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3分钟以上,待发动机充分冷却后熄火。
行车中检查
- 仪表检查:在行驶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查看车上各种仪表,查听发动机及底盘声音,如发现操纵困难、车身跳动或颤抖、机件有异响或异常气味、冷却温度异常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理。
- 发动机动力下降:行驶中发动机动力突然下降,应立即停车检查冷却液或润滑油量(冷却液温度高时不能打开水箱盖)。
- 转向盘操纵沉重:行驶中转向盘的操纵变得沉重并偏向一侧,应立即停车检查轮胎气压。
- 冷却液和润滑油量检查:检查冷却液和润滑油量,应无渗水、渗油,气压制动应无漏气现象。
- 制动器检查:检查车轮制动器应无拖滞、发热现象,驻车制动器作用可靠。
- 连接部位检查:检查转向、制动装置和传动轴、轮胎悬架等各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
- 货物检查:检查装载货物应捆扎、固定牢固,覆盖严实。
停车
- 停车位置:准确判断停车位置,应做到一次停车到位,减少停车时的移车次数。
- 停车地点:避免在上坡、积水、结冰或松软的路段上停车。
- 冬季停车:冬季中途停车时,应尽量避免汽车发动机迎风停放。
收车后检查
- 漏油、漏水、漏气检查:检查汽车应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视需要补充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液。
- 轮胎气压检查:检查轮胎气压应符合要求,胎面及表面无杂物。
- 传动带检查:检查风扇等的传动带应完好,且松紧度合适。
- 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检查:检查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应无松动。
- 清洁工作:打扫车厢和驾驶室,清洗底盘和清洁整车外表,同时查看各部应无破损。
- 空气滤清器清理:每行驶1000公里时,应清除空气滤清器的灰尘。
本文链接:/guifan/805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