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rge-area formwork building construction
- 编号: JGJ 74-2003
-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施行日期: 2003年10月1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9号文件的要求,《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 总则
- 术语、符号
- 大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 大模板设计
- 大模板制作与检验
- 大模板施工与验收
- 运输、维修与保管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并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参编单位: 北京利建模板公司、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石景山区建筑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住三模板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杨亚男、朐健、贺军、曲良、金燕兰、高向荣、吴庆敏
术语、符号
术语
- 大模板 (Large-Area Formwork): 模板尺寸和面积较大且具备足够承载能力,能够整装整拆的大型模板。
- 整体式大模板 (Entire Large-Area Formwork): 模板规格尺寸以混凝土墙体尺寸为基础配置的整块大模板。
- 拼装式大模板 (Assembling Large-Area Formwork): 以符合建筑模数的标准模板块为主、非标准模板块为辅组拼配置的大型模板。
- 面板 (Strface Panel): 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
- 肋 (Rib): 支撑面板的承力构件,分为主肋、次肋和边肋等。
- 背楞 (Waling): 支撑肋的承力构件。
- 对拉螺栓 (Tie Bolt): 连接墙体两侧模板并承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
- 自稳角 (Angle of Self-Stabilization): 大模板竖向停放时,依靠自重平衡风荷载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倾斜角度。
符号
- P: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 u: 内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
- v: 外墙模板配板设计高度
- a: 有效压头高度
- L: 模板配板设计长度
- S: 吊环截面面积
- Q: 自稳角
大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 第3.0.1条: 大模板应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详见本规程附录A。
- 第3.0.2条: 组成大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 第3.0.3条: 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作,材质不应低于Q235A的要求;肋和背楞宜采用型钢、冷轧薄壁型钢等制作,材质宜与钢面板材质相同,以确保焊接性能和结构性能。
- 第3.0.4条: 支撑系统应保证大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并能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自身稳定性。地脚调整螺栓长度应满足调节模板安装垂直度和调整自稳角的需求,地脚调整装置应便于调整,转动灵活。
- 第3.0.5条: 大模板钢吊环应采用Q235A材料制作,并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焊接式钢吊环应合理选择焊条型号,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使用双螺母。
- 第3.0.6条: 对拉螺栓材质应采用不低于Q235A的钢材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施工荷载。
- 第3.0.7条: 整体式电梯井筒模应便于支拆、定位准确,并设置专门的操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
- 第3.0.8条: 大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墙体成型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 第3.0.9条: 大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 第3.0.10条: 大模板应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拼便利,并在正常维护下能重复周转使用。
大模板设计
- 第4.1.1条: 大模板设计应依据工程设计进行,板块规格尺寸、工程类型、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条件均需标准化,并符合建筑模数。
本文链接:/guifan/592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