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编写。
CJ/T 184—2012 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
本标准是对CJ/T184—2003《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的修订。与2003年的版本相比,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如下: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见第3章)。
- 新增了使用条件(见第5章)。
- 增加了预应力复合结构的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见4.1.4.2),并对连接方式(见4.2)、要求(见6.1)、试验方法(见7.1)和检验规则(见8.2.2.1,8.2.2.3)进行了明确规定。
- 新增了不锈钢衬塑复合管道系统专用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基本类型与结构尺寸(见附录A)。
- 对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规范要求进行了修改(见第9章)。
- 修改了粘接复合结构的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分类(见附录B)。
- 删除了冷热循环试验方法(见2003年版的附录B)和压力循环试验方法(见2003年版的附录C)。
主要内容概述
使用条件
- 预应力复合结构:适用条件需符合GB/T18991的规定,应用级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见5.1节)。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的设计压力,采用GB/T18991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 粘接复合结构:使用条件应与产品分类相适应,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公称压力为1.6MPa(见5.2节)。
要求
- 材料:
- 管材外管材料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牌号为0Cr18Ni9或0Cr18Ni9Ti(见6.1.1.1)。
- 内管材料可以是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聚丁烯(PB)或耐热聚乙烯(PE-RT)(见6.1.1.2至6.1.1.4)。
- 其他塑料材料需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或供需双方商定(见6.1.1.5)。
- 管件材料: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材料应与管材内管材料一致(见6.1.2)。
- 外观: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痕、焊疤和凹痕等明显缺陷;管件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脱皮和明显杂质等缺陷(见6.1.4)。
- 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管材的平均外径、内管平均外径、各管壁厚及允许偏差和不圆度需符合表2的规定(见6.1.5.1和6.1.5.2)。
物理力学性能
- 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表5和表6的规定(见6.1.6)。
附录
- 附录A:不锈钢衬塑复合管道系统专用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基本类型与结构尺寸。
- 附录B:粘接复合结构的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出厂检验规则。
- 附录C:管环平均剥离强度。
- 附录D:真空减压试验方法。
发布与归口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起草单位
本标准由北京航天凯撒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和北京航天凯撒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历史版本
本标准于2003年首次发布,201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以上是CJ/T 184—2012《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的主要内容和修订说明。
本文链接:/guifan/742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