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等应按国家相关现行标准规定执行。
要求
6.1 基本要求
- 所有零部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购零部件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后使用。
- 压缩机的运转在规定的程序下应正常、连续、平稳,不应有卡滞、干涉和无响应、无显示(指示灯)现象以及异常声响。
- 各部件应进行耐腐蚀处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应产生影响使用性能的变形。涂装质量应符合JB/T5946的有关规定,焊缝质量应符合GB/T12467.1及GB/T12467.3的有关规定,液压系统安装应符合GB/T3766的有关规定,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有关规定。液压系统组装后,以1.2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进行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应有渗漏现象。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应符合GB/T14039的有关规定,连续工作后液压油箱内的油清不应大于75%。
- 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应符合GB/T3797的有关规定,控制箱(盒)的各种按钮、按键应符合预设功能,起停应准确、可靠,控制系统的手动、自动程序的逻辑关系应正常。设备的作业环境温度应为-20°C~+45°C,设备的作业噪声不宜大于65DB(A)。
- 压头工作表面工作压强不应小于1.1kg/cm²,压头工作表面积不宜小于8000cm²。
- 压缩机上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应是由电气控制的液压动力系统实现。电气控制系统应实现作业动作程序化、互锁和实现各作业可单独操作和手动。
- 运动部件应设有安全防护罩和明显标志。
- 压缩机上各工作装置的维修、保养应方便、简易。
6.2 主要技术参数
水平式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6.3 可靠性要求
在300小时的可靠性检验中,首次故障前累计工作时间不应小于100小时,平均累计无故障工作时间应大于150小时,可靠度不应小于85%。新压缩机鉴定,可用300小时工业性试验代替可靠性试验,其指标应符合上述规定。
试验方法
7.1 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应填入附录A的表A.1中。
7.2 准备工作
- 技术资料:执行标准、主要技术参数表格、使用说明书、检验记录表格、图样。
- 总装后的压缩机经清洗、检验、运转和调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7.3 仪器与量具
检验仪器、器具应经计量主管部门检查和校准,并在合格有效期内。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 尺寸:测量值的±0.2%或1mm(取大值)
- 质量:测量值的±1%
- 时间:±0.1s
- 压力:±0.1MPa
7.4 检验介质
- 检验介质为生活垃圾,也可用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其他介质。
- 检验前应准备足够生活垃圾,以保证检验连续不间断进行。
7.5 检验场地
- 检验地点可选在专用检验场地或垃圾收集站。
- 检验场地应选择在封闭的室内。
外观质量检验
- 涂装质量按JB/T5946规定进行测试。
- 焊缝质量按GB/T12467.3规定进行测试。
- 其余外观质量用肉眼观察(目测)。
液压油检验
- 液压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测试按JG/T70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3中。
- 液压油温测试应在压缩机连续作业2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液压油箱内的油液温度,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3中。
作业噪声
作业噪声按GB/T16404.1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4中。
主要技术参数检验
7.4.1 压缩机生产能力
压缩机应运行稳定,在标准测试工况下,用汽车衡称量单机在一个作业循环内处理的生活垃圾量,按式(1)计算,并连续称量三次,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5中。
7.4.2 压缩循环时间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用秒表计时,测量三次,取算数平均值。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6中。
7.4.3 作业循环时间
作业循环时间按式(3)计算,在标准测试工况下,用秒表计时,测量三次,取算数平均值。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7中。
7.4.4 进料腔有效容积
进料腔有效容积应按压缩装置的出料口与进料腔构成的实际内腔体积计算。用钢卷尺测量内部尺寸,通过计算得到有效容积,检测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8中。
7.4.5 压头面积
用钢卷尺测量压头界面尺寸,计算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9中。
7.4.6 压头入箱距离
应在油缸行程达到最大时,用钢卷尺测量,结果填入附录A的表A.9中。
本文链接:/guifan/7612.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