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517-2017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

CJT517-2017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 CJT517-2017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 CJT517-2017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517-2017 概述

CJ/T 517-2017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7月10日发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该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起草单位包括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包括刘庄泉、王声东、刘伟、李元元、朱卫兵、齐奇、刘婷婷和许雯佳。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

1 范围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处理量不超过400 m³/d的生活垃圾渗沥液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反应器(UBF)。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GB/T 191《包装 运输图示标志》、GB/T 12467.1《金属材料 焊接质量要求 第1部分:质量要求相应等级的选择准则》、GB/T 13306《标牌》、GB 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JB/T 2932《水处理设备 技术条件》、JB/T 5946《工程机械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NB/T 47003.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等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 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反应器:用于对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厌氧消化的设施。 -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将渗沥液以升流式通过布水装置进入底部的污泥层和中上部的污泥悬浮区,与其中的厌氧微生物反应生成沼气,通过三相分离器分离气体、液体和固体。 -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反应器 (UBF):将渗沥液以升流式通过布水装置进入底部的污泥层和中上部的污泥填料区,与床中附着有厌氧生物膜的载体反应生成沼气,通过填料层分离气体、液体和固体。 - 三相分离器:安装在厌氧反应器中上部,用于收集沼气并实现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 内循环:将未经过三相分离的出水与进水混合的一种循环方式。 - 外循环:将通过三相分离的出水与进水混合的一种循环方式。

4 分类与型号

4.1 分类
  • 按反应器型式分类: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反应器。
  • 按反应温度分类:常温厌氧(15°C - 25°C)和中温厌氧(30°C - 37°C)。
4.2 型号

示例:处理量为100 m³/d的中温UASB厌氧反应器,标记为:SLY-UASB-MT-100。

5 使用条件

  • pH值宜为6.0 - 8.0。
  • 悬浮物含量宜小于3000 mg/L。
  • 氨氮浓度宜小于2000 mg/L。
  • 硫酸盐浓度宜小于1000 mg/L,COD/SO₄比值应大于10。
  • COD浓度宜大于10000 mg/L。

6 要求

6.1 一般要求
  • 厌氧反应器罐体宜采用碳钢材质。
  • 钢制厌氧反应器保温材料可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纤维棉、泡沫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等。
  • 厌氧反应器应按GB 50493的规定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 应设有爬梯及检修平台,在底部和顶部均应设检修口,直径不宜小于800 mm,并设置安全防护标识。
  • 仪表信号应纳入自动控制系统,记录显示参数并超设定值报警。
  • 应设置内循环或外循环,构成回流系统对进水进行稀释。
  • 集水器可采用不锈钢、碳钢、玻璃钢或PP材料,建议采用三角堰收集。
  • 三相分离器可采用不锈钢、玻璃钢或PP材料,沉淀区的表面负荷应小于0.8 m²/(m²·h),出气管的流速应小于2.5 m/s,集气室上部宜设置消泡喷嘴。
  • 布水器可采用不锈钢、碳钢、玻璃钢或PP材料,建议采用重力布水、脉冲布水或压力管道布水,布水孔口流速应大于2 m/s,穿孔管直径应大于100 mm,单点服务面积不宜大于2 m²,布水器宜采用多点布水或环状一管多孔式布水。
  • 排泥装置宜采用重力多点排泥方式,排泥点设在污泥区中上部和底部,中上部排泥点宜设在三相分离器下0.5 m - 1.5 m处,排泥管管径应不小于150 mm。
  • 成套供应的阀门、压力表、液位计等配套附件应具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
    下载地址

    售价:0.00 积分

本文链接:/guifan/7718.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