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D64-01-2015)。该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遵循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
主要内容
1 总则
- 目的:规范和指导公路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和施工。
- 设计年限:特大桥、大桥、中桥应按不小于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小桥宜按不小于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 设计原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按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 极限状态: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及结构倾覆。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变形、开裂及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局部损坏。
2 术语和符号
3 材料
4 设计基本规定
5 组合梁
- 包括一般规定、设计原则、计算规定、变形与裂缝控制等内容。
6 组合梁桥面板
7 组合梁计算
- 包括作用响应计算、刚度计算、稳定计算、疲劳计算、裂缝计算、变形计算和预应力施加方法和计算。
8 混合结构
- 涵盖了一般规定、结合部连接形式、构造要求、计算等内容。
9 连接件
10 耐久性设计
- 提出了钢结构、钢混接触面和连接件的耐久性设计要求。
11 连接件施工
- 包括一般规定、钉连接件施工、开孔板连接件施工、型钢连接件施工、连接件处混凝土施工等内容。
12 组合梁施工
- 包括一般规定、组合梁的加工与运输、安装、节段制作与悬臂安装、混凝土桥面板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内容。
13 混合梁结合部施工
- 包括一般规定、钢梁制造、钢箱梁安装、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内容。
14 索塔及拱座钢混结合部施工
- 包括一般规定、混合塔柱及斜拉索锚固区钢混结合部施工、钢横梁与混凝土塔柱结合部施工、钢塔柱与混凝土承台(钢拱肋与混凝土基座)结合部施工等内容。
管理与反馈
本规范的管理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所有,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编制背景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件的要求,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主持编制了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参考了国内外的先进标准规范,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定稿。
参编单位
- 清华大学
- 同济大学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要参编人员
- 徐国平
- 聂建国
- 任回兴
- 刘晓娣
- 刘凤林
- 沈永林
- 王志英
- 刘明虎
- 刘玉擎
- 刘高
- 翟世鸿
- 樊健生
- 李扬海
- 贺茂生
- 杨炎华
- 刘新生
- 李怀峰
- 鲁昌河
- 钟明全
- 杨耀铨
- 张子华
- 包琦玮
- 韩大章
- 冯莨
- 田克平
- 郭晓冬
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咨询,请联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刘晓娣,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大街83号德胜国际中心B座407室,邮编:100088;传真:010-82017041;电子邮箱:sssohpdi@163.com。
出版信息
-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114-12682-6
- 版本:2015年12月第1版
- 印刷: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 定价:45.00元
本文链接:/guifan/7851.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