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824.2-2011
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打捞浮筒的保养与维修要求。适用于钢制打捞浮筒的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C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 CB3033:船舶与海上技术管路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
- C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 CB/T257:钢质海船船体密性试验方法
- CB/T3035:船舷倾斜试验
- CB/T3718:船期涂装膜厚检测要求
-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 JI/T824.1:钢制打捞浮筒 第1部分:建造
- CB/T3172:防腐木枕
- CCS: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
术语和定义
术语
- 速沉阀:用于打捞浮筒下沉过程中排放内部气体的阀门,可控制下沉速度,一般设置在人孔盖上。
- 海底阀:用于打捞浮筒下沉过程中的进水和上浮过程中的排水阀门,一般设置在打捞浮筒内并位于底部,通过传动装置启闭。
保养
日常保养
- 打捞工程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做好打捞浮筒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将打捞浮筒系泊在淡水中或放置在陆地上。
- 在打捞浮筒系泊或放置前,应先用淡水对打捞浮筒内外壳体及设施进行冲洗。有条件时宜在淡水区进行没顶下沉起浮两次至三次,尽可能清除掉内部海水和淤泥,清理进水口隔栅。
- 打捞浮筒系泊放置后,对外形进行宏观巡查,局部油漆明显损坏,应按CB3033和CB/T3718的要求进行油漆修补,标志、水尺、编号应及时修补完整,油漆前的除锈要求按CB/T8923规定。
- 检查速沉阀、进气阀、海底阀传动杆应处于关闭状态。为了防止丢失,可将速沉阀铜质手轮固定或卸下另行保管。
- 每半年给人孔螺栓螺母螺纹处、速沉阀与人孔螺纹连接处、进气阀阀杆和接头处、海底阀传动杆转动处涂上油脂,防止长时间不用锈蚀。
维修
维修计划
- 制订维修计划,确定维修项目。
- 钢制打捞浮筒投入使用后,每三年一次小修,五年一次中修,十年一次大修。视实际使用情况,可适当缩短维修周期。
维修项目
小修
- 检查进水孔是否通畅;
- 检查速沉阀、进气阀工作是否正常;
- 除锈并涂防锈漆二度;
- 补齐更换缺损的护木,护木防腐符合TB/T3172的规定;
- 整理修理资料,存档于打捞浮筒设备管理档案。
中修
- 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 清除内部淤泥;
- 开启人孔盖,在确保通风和安全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进入浮筒内部检查是否有淤泥沉积现象;如有淤泥沉积现象,即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清除;
- 检查海底阀及其传动装置工作是否灵活,给海底阀阀芯转动部位及其传动装置转动部位加上润滑油脂;
- 更换人孔密封垫圈,封闭人孔盖应能保证气密。
大修
- 打捞浮筒进船厂上船台或进船坞进行大修工作;
- 包括中修的所有项目;
- 海底阀阀芯进行研磨养护,并进行密封性试验;
- 检测打捞浮筒外壳及空气室各个部位壁厚,不得小于计算厚度;
- 对上、下喇叭口与导缆管和打捞浮筒外壳之间的焊缝按JB/T4730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或磁粉探伤,不得有裂纹;
- 对缆桩、羊角与打捞浮筒外壳之间的焊缝按JB/T4730的规定进行磁粉探伤,不得有裂纹;
- 对空气室水密隔壁对接焊缝按JB/T4730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与筒体连接的角焊缝作磁粉探伤,不得有裂纹;
- 对空气室筒体对接纵焊缝进行20%超声波探伤,不得有裂缝,否则,需作100%超声波探伤;
- 上述无损探伤发现裂缝等超标缺陷后,需制订返修焊接工艺进行返修,应按JB/T4730的规定重新进行无损探伤;
- 壳体局部区域腐蚀厚度不符合要求或破损严重需要焊接修理时,应采取挖补更换修理,不得采取贴补方式;
- 维修部位的焊接坡口形式应符合CB/T985.1的要求;
- 所用材料应符合中国船级社编制的《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
- 空气室对接焊缝返修深度超过二分之一板厚或需进行挖补修理时,空气室需按CB/T257的规定进行强度和密性试验;
本文链接:/guifan/8075.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