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2021年

 公告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现予以发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9月10日


1概述

1.1 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

1 概述

1.1 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


1.1.1 为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工业化建造,提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准化应用水平,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制定本指南。

【注释】

本指南编制目的是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设计、制作、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引导建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企业就构件常用截面形式、尺寸和长度等进行协调统一。标准化预制构件体系的构建应满足建筑设计的选用方便、构件生产的连续化和标准化、安装施工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等需求。

为推动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建筑设计、产品生产、施工建造的全过程,扩大标准化部品部件的使用规模,逐步实现其通用性和互换性,以此促进建筑业减少手工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垃圾排放,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从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向集约的技术密集型转型,进而促进社会化协作生产的重要路径。

标准化并不等同于单一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在实现基本功能空间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工业化建筑系列,并带动相关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实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统一。

标准化预制构件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由简单、少量到丰富、系统的发展过程,通用化、定型化、商品化是需要坚持的基本要求,集成化、参数化、指标化、信息化及平台共享等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内容。本技术指南的编制旨在为各地区进行标准化预制构件体系的编制工作提供借鉴,为企业编制预制构件产品标准和产品应用手册提供技术支撑,各方共同以预制构件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为核心,不断改进和研发适宜的标准化部品部件及接口标准等。


1.1.2 本指南中的构件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可按表 1.1.2 选用。

【注释】

住宅建筑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密切相关,为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工程设计、构件制作和施工质量,本指南选择了目前有理论基础、工程实践已积累一定经验、适宜于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预制构件及其节点构造等进行了尺寸的标准化引导,并推荐了这些构件的编号规则,便于构件设计选用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1.2 基本规定

1.2 基本规定


1.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常用预制构件的外观几何形状、标志尺寸等,应满足住宅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并应综合考虑其使用频率以及经济性。

【注释】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是在对住宅建筑各个功能空间进行人体工学研究的基础上,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研究并实现基本功能空间的标准化,进而提炼标准化的部品部件及其节点接口,并使其系列化。


1.2.2 本指南的构件及节点、接口尺寸采用了标志尺寸和制作尺寸。

【注释】

预制构件的标志尺寸是指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线或基准面之间的距离。预制构件的制作尺寸是指制作预制构件时所依据的尺寸,它是在标志尺寸的基础上,考虑了安装时节点接口对标志尺寸的影响而确定的。预制构件的实际尺寸是指构件在制作完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它包含了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制作偏差。节点接口尺寸应与预制构件的制作公差相协调,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尺寸配合和协调工作。


1.2.3 本指南预制构件尺寸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标准》JGJ/T 445 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有关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等规定中的构件优先尺寸进行选择的,可作为工程中的通用构件使用。


1.2.4 预制构件制作尺寸用于构件的生产、部品组装和施工安装。

【注释】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设计、制作和施工单位在早期的密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预制构件常用标志尺寸的确定,应与构件生产制作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充分考虑生产设备、施工设备、运输路线条件等对于构件尺寸的影响。


1.2.5 剪力墙结构住宅常用层高为 2.8m、2.9m、3.0m 三种;框架结构住宅常用层高为 3m、3.3m、3.6m。

【注释】

本指南构件是在常用层高基础上,选择了适合标准化定型、参数化设计的构件产品类型。

1.3 构件编号规则

1.3 构件编号规则


1.3.1 水平板种类及编号规则:

1 水平板种类包括:叠合楼板、预应力叠合楼板、空调板和阳台板。

2 叠合板预制底板:

3 预应力叠合板预制底板:

4 预制空调板:

5 叠合阳台板预制底板:


1.3.2 楼梯构件种类及编号规则:

1 楼梯构件种类包括:双跑楼梯和剪刀楼梯。

2 双跑楼梯:

3 剪刀楼梯:


1.3.3 墙板构件种类及编号规则:

1 墙板构件种类包括:无洞口墙板、一个窗洞外墙板、一个门洞外墙板和一个门洞、墙洞内墙板。

2 无洞口墙板:

3 一个窗洞外墙板:

4 一个门洞外墙板:

5 一个门洞/墙洞内墙板:


1.3.4 梁构件种类及编号规则:

1 梁构件种类包括:矩形叠合框架梁构件、矩形叠合次梁构件。

2 矩形叠合框架梁构件:

3 矩形叠合次梁构件:

【注释】

本指南中预制构件的水平标志尺寸是指其水平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垂直标志尺寸是指建筑物的层高,一般为本层装修完成面至邻近层装修完成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门窗洞口的水平标志尺寸为门窗制品水平定位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洞口的净宽;垂直标志尺寸一般为洞口的净高。

2水平板类

2.1 一般规定

2 水平板类

2.1 一般规定


2.1.1 本章的楼板、空调板、阳台板构件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包括叠合板底板(DBS、DBD)、预应力叠合板底板(YDB)、空调板(KTB)、阳台板(YTB)。

【注释】

叠合板底板包括桁架钢筋叠合板底板、普通预制混凝土底板。桁架钢筋混凝土底板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图集。普通的预制混凝土底板是指不采用桁架钢筋的叠合板底板,尺寸可参照本指南的尺寸。

当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时,可参考《SP 预应力空心板》标准图集选用定型产品。


2.1.2 本章采用如下与楼板、空调板、阳台板构件尺寸相关的设计参数:

1 楼板的跨度取剪力墙或梁的中心线距离;

2 梁的宽度为 300mm;

3 剪力墙的厚度为 200mm;

4 楼板、空调板、阳台板构件进入支座的尺寸为 10mm。


2.1.3 楼板构件采用模台生产、水平运输的方式;构件(包括预制构件及外露钢筋)的宽度不宜大于 3m,长度不宜大于 9m。


2.1.4 楼板底板采用分离式接缝时,预制构件制作尺寸应按照负偏差控制,并满足预制构件验收标准的要求。


2.1.5 楼板、空调板、阳台板构件有预留预埋要求时,可在构件选用明细表中补充说明。


2.1.6 叠合板预制底板宽度宜取 1500mm、1800mm、2100mm、2400mm,也可补充 1200mm、2700mm、3000mm 等尺寸;长度 Ls(图 2.1.6)可按式 2.1.6 确定。

Ls =L-aL -aR                 (2.1.6)

式中:Ls ——预制底板长度制作尺寸(mm);

L——楼板轴线跨度(mm);

aL 、aR ——分别为预制底板两端至支座构件中心线的距离(mm);aL =bL -LW ,aR=bR-LW,bL、bR分别为楼板两侧支座宽度的一半(mm),LW为预制底板进入支座的长度(mm),本指南取 LW=10mm。

2.1.7 预制空调板(图 2.1.7-1)和叠合阳台板预制底板(图 2.1.7-2)长度制作尺寸可按式 2.1.7 确定。

LS=L0+LW(2.1.7)

式中:LS——预制空调板长度制作尺寸(mm);

L0——预制空调板净悬挑长度(mm);

LW——预制空调板进入支座长度(mm),本指南取 LW=10mm。

2.2 楼板、空调、阳台板构件常用尺寸

2.2 楼板、空调、阳台板构件常用尺寸


2.2.1 建筑平面开间、进深应满足模数化要求,尺寸宜选用 3M、2M 的整数倍,可选用 1M 的整数倍,不宜选用 M/2 尺寸。叠合板厚度常用尺寸为 130mm、140mm、150mm、160mm,且不应小于 130mm。预应力楼板厚度常用尺寸为130mm、140mm、150mm、160mm、180mm、200mm。


2.2.2 阳台板沿悬挑长度方向按建筑模数2M设计,沿房间开间方向按建筑模数3M设计,阳台板厚度不宜小于 130mm。


2.2.3 空调板、阳台板板顶结构标高宜与楼板顶板标高一致。


2.2.4 叠合板预制底板常用构件尺寸可按表 2.2.4-1、2.2.4-2 选用。

表 2.2.4-2 单向叠合板预制底板尺寸选用表

【注释】

1 叠合板底板截面优先选用 3M 尺寸,优先选用现行国家标准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中的尺寸规格。

2 叠合楼板短跨方向小于 3m 时,叠合板底板可采用整体预制,构件长度应满足生产、运输等要求。

3 剪力墙结构 aL取值为90mm,框架结构 aL取值为 140mm。

4 叠合板底板厚度的选取宜根据跨度不同,选用不同的尺寸,特别是在场地紧张,道路运输道路平整度差、距离较长等不利条件下,通过增加板厚可以减少生产、施工、运输、堆放等工况下大跨度楼板易开裂的现象。


2.2.5 预应力叠合板预制底板常用构件尺寸可按表 2.2.5 选用。


【注释】

剪力墙结构 aL取值为 90mm,框架结构 aL取值为 140mm。

2.2.6 预制空调板常用构件尺寸,可按表 2.2.6 选用。

【注释】

建筑采用外保温做法时,空调板构件悬挑长度应考虑保温层、外叶板、幕墙、石材等做法的厚度。装配式建筑夹心保温外墙板保温材料一般采用挤塑聚苯板,按居住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保温层厚度 50mm~70mm,节能 75%设计标准保温层厚度 80mm~100mm,80%设计标准保温层厚度 110mm~130mm,外叶板厚度60mm。当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时,按包络设计法。


2.2.7 叠合阳台板预制底板常用构件尺寸可按表 2.2.7 选用。

【注释】

阳台板宜采用板式阳台,有利于构件生产及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当阳台板设计封边时,封边与主体结构、外墙外叶板预留 20mm 板缝,构造封边不宜深入支座内。

14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 2021

6.2 柱构件的常用尺寸

6.2 柱构件的常用尺寸


柱构件应从柱构件尺寸选用表中选用,详见表 6.2-1。

6.3 柱构件配筋

6.3 柱构件配筋


6.3.1 柱构件钢筋选用表详见表 6.3.1。

本文链接:/guifan/2877.html

版权声明: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只供模板演示使用,并无任何其它意义!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
123456789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返回顶部